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古以来,东胜城周边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当中原朝廷强大时,一般会在东胜附近筑城,将其作为对抗游牧民族的最前线,当中原朝廷虚弱时,防线会往南收缩至榆林,甚至收缩至绥德一线。
元末时,东胜周边被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在金庸小说中,乃赵敏之兄)占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将扩廓帖木儿逐出东胜,东胜被汉人所控制。
好景不长,蒙古人又迅速进入东胜,明朝已经失去了刚建立时的锐气,只好在榆林修筑长城,阻止蒙古人进入陕西。这种态势,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张凤仪攻占东胜城,改变延续一百多年的态势,意示着草原与中原的力量对比,再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胜以南,乃榆林卫、神木堡之类的坚固边防线,过了边防线,便进入中原的核心区域之一陕西;东胜之东,乃丘陵地带,天险黄河,横贯在河东与东胜之间;东胜之西,乃八百里瀚海,缺水缺草,难以跨越;东胜之北,再走两百里,即抵达蒙古人的核心区大青山,那里水草肥美,被誉为塞上之江南。
无论怎么看,东胜的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果然,在张凤仪攻下东胜城后,虎啸军团第二军离开榆林卫,移驻东胜城。
更让蒙古人郁闷得想吐血的是,三万多民夫就地转为建筑工,开始采石、夯基,其目的不问可知:在东胜修筑坚固的城防!
而且,三万多民夫显然只是先期人马。在荆州军控制东胜城后的七八天内,又有数万民夫运送粮草赶到,加入到筑城行列中。
由于灾荒及羊吃人,陕西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对于熊文灿而言,只要有足够的粮草,就是组织三十万民夫至东胜,又有何难?
民夫在筑城,张凤仪自然不会闲在东胜城内空耗粮食。接下来的日子,张凤仪充分利用武卫军团的机动优势,纵横驰骋在伊金霍洛的地盘上。
伊金霍洛部和准格尔部根本抵敌不住,除了小规模接战数次外,就是逃跑,一直逃到青山脚下的达拉特部,方才喘了口气。
一些来不及逃跑的小部落,几乎全被张凤仪俘获,男女老少,数量达到两万余。其余如牛羊、战马等不计其数。
张凤仪肆意扩大活动地盘,最终,连紧挨着瀚海的杭锦部也被张凤仪的兵锋所威胁,开始往西北的阴山迁移。
短短一个月内,方圆四五百多里的优质草场,全部落入荆州之手。更为关键的是,虎啸军团兵驻榆林、神木堡及东胜城,三个军之间成犄角之势,攻击任何一点,必然遭到数万精锐将士的反击。
蒙古人已经被驱逐,防线业已稳固,现在轮到熊文灿表演了。
奉林纯鸿之命,熊文灿率领大批官吏抵达东胜城,开始筹谋在东胜地区建立稳固、严密的统治体系。
熊文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大量的人力,跑马测量土地,摸清了东胜地区的草场资源。
在对东胜地区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后,熊文灿开始按照中原的习惯,申请成立了东胜府,东胜府之下,又划分为三个县,海塔县、东胜县、锡尼县,大致地域分布,恰好就是准格尔部、伊金霍洛部、杭锦部霸占的地盘。
地域划定之后,熊文灿又开始着手建立各级政府机构,搭起了政府机关的架子。
紧接着,熊文灿精心挑选了几块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如东胜城周边、红碱淖湖周边、乌兰木伦河河谷附近等等。然后组织人员至朔州、西安、沁水大肆宣传,试图出售草场经营权。
紧接着,熊文灿将张凤仪俘获的蒙古人彻底打散,按人口分以草场,每人两百亩,每年上缴相当于十只羊的税收。
与此同时,熊文灿通过各种渠道向草原宣传荆州方面在治理东胜地区的政策,宣称,凡是从青山、阴山周边返回东胜地区的牧民,所享受的待遇一如留下的蒙古人。
在东胜地区,大约五六亩草场可以养活一只羊,两百亩草场,可以养活四十来只羊,足以让一人过上温饱的生活。若再勤劳点,通过剪羊毛获取另外一份收入,甚至有能力消费棉布、毛衣等高级货。
显然,熊文灿的政策经过了严密的计算和论证。
不说熊文灿在东胜地区上蹿下跳,四处招募商家及牧民,且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