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没移氏?张岊是一个粗人,嘴上功夫不佳,粗暴地说:“那你们西夏为什么收留张元等人?”
“张元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张元真是一个普通百姓?不但张元,还有我朝大胜,为了两国百姓。重新议和,增加岁赐,为什么你们西夏人继续侵耕、sāo扰边境百姓,还有大量私盐?对面的那人听好了,要战便战,少得罗嗦。”
嵬名浪遇沉默一会,看到宋朝军队整齐有素。似乎远方还有烟尘扬起,拨马说道:“撤。”
张岊也不追赶,刚才交战的一幕,他看到部分,这是一个悍将,而自己见没移族久不至,派了斥候打探,才探得后面有追兵,没移族行军速度缓慢,必被追上,故只带了萧关内五百骑兵以及五百步兵赶来,军队数量不及对方,指挥能力对方又不可小视,若是败,连萧关都会失守,所以眼睁睁地看着嵬名浪遇撤走。
没移族的百姓才缓过神,许多百姓家中的孩子在刚才一战中牺牲了,一个个返回头收敛亲人的尸体,许多百姓号淘大哭。张岊看着一地牛羊,以及大量破烂的行李,与一些小车子,不满地问道:“没移皆山,你们是在旅行,还是在逃跑?”
没移皆山脸涨红了,不能回答。
张岊没有再斥责,护送他们一路进入萧关,又派人将他们送到秦州,在秦渭交界处,有一片河谷,很早就挪了出来,专门安顿没移族的族民。离萧关很远,好几百里路,顺着葫芦川到镇戎寨,还有从镇戎寨往南翻越陇山,再到渭州,从渭州转向那片河谷。不过,过了萧关,没移族平安无事了。张岊派专人护送,将情况逐一写了奏折,向朝廷禀报,又介绍了嵬名浪遇这个人,不可小视,可能军事指挥能力还在当年的野利兄弟之上。
奏折到了京师。
郑朗并不仅关注这件事,不担任首相则罢,一担任首相,才知道这个国家一天要处理这么多事。
继续以安抚灾民为主,又陆续发下大批药材,大灾之后往往多有大疫,一旦瘟疫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种种措施不可谓不细,但代价是沉重的,朝廷花费了大量钱帛。
然后议铁钱事。
先是郑朗所议,请罢河东铁钱,朝廷准议,罢治铁钱官炉,然市面上有许多铁钱在流通。若是朝廷回收,损耗巨大,只好坐视其继续流通。但当初之所以罢铁钱,非是铁钱不是钱,这是一个货币,只要没有弊端,纸钱也能做为货币。关健一是铸铁钱利大,私铸钱者多,二是契丹铸就大量铁钱,涌入宋朝,与宋朝铜钱兑换。
不收回来,这种情况仍然在发展扩大,因此转到并州做知州的郑戬上书献了一策,河东现有铁钱且以二当铜钱一,先行一年,再以三当一,再行一年,以五当一。
泽州知州李昭遘又上书说,河东产石炭(煤),民多以烧石灰为业,家有橐冶之具,盗铸者莫可制止,而契丹亦能铸铁钱,以易并边铜钱而去,所害尤大。
于是翰林学士张方平、宋祁、御史中丞杨察与三司使叶清臣先后上书言铁钱不可再流行,对于已经在流行的铁钱,请陕西与河东以小铁钱三当铜钱一,陕西与河东官炉皆罢。又罢商州所铸黄铜钱,也就是一种含铜量极少的劣质铜钱,当初为了铁钱流通。起初铸了一批大钱铁。成本与铜钱相差,准充其与铜钱一样流通。
朝廷准旨。
看起来是好的,小铁钱以三当一,成本还略略超过铜钱成本,至少契丹是没有办法用铸铁钱易边赚取其中差价了。
实际这是朝廷失误,百姓买单的最好例证。
就象击鼓传花一样,朝廷为陕西战役所迫,铸了一批铁钱解了少许的燃眉之急,契丹赚了不少钱。一些私铸者也赚了不少钱。可这些钱在百姓手中,诏书一下,财产立即缩水三分之一。
诏书出,百姓怨之。
郑朗无可奈何,钱铁与大铜钱是张奎与范雍弄出来的产物,庆历年间战争开始,国用不足,范雍上书请铸大铜钱。以一当十。划算啊。但这是货币,怎可如此儿戏?张奎又借后蜀之例,请铸铁钱,一个个对货币不懂,以为这样做是谋利,铸造工艺又不jīng,钱钱粗滥,这才为私人铸钱币与契丹盗铸钱币提供了机会。
但宋朝庞大的商品经济。以及铜钱多方流失,包括流向诸国,以及还钱为器,铜钱一直不足,史上后来又铸铁钱,又有交子,以及楮币。想要整顿这种混乱的货币关系。只有一条,银行!
而且银行必须有充足的金银铜币兑现交子,否则以现在百姓的经济观念,又得非出大事不可。 那么需要多少铜币?不是宋朝一年一亿多贯税务那么简单的,朝廷税务有可能仅占国家收入的百分之五,甚至不足,另外各大户豪门一年收益有可能要战去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其余的散落在各处三四五等户手中。
也就是最少需要铜币,或者等价的金银,达到二十五亿贯以上,才能满足宋朝的供给。现有的铜币与金银全部流通起来,有可能还会差口十亿贯以上的货币或者准货币。现在因为平安监,一年铸币九百多万贯,再加上金银,有可能一年会有一千五百万贯新的货币产生,可至少有三四百万贯又回流到其他诸国。
一百年时间,才能满足!
但若是国泰民安,经济总量继续在放大之中,一百年后仍然不能满足。一旦满足,国家意味着也在走向衰落。
郑朗感到自己想法哪里错了。
不知道错在哪里,但铁钱必须要制止的,这些年国家铸了几百万贯铁币,若是加上私铸的以及契丹铸造的,会达到一千多万贯。用国库将它收回来,已经不可能。
只能让百姓分摊这个损失。
这种变态的经济,让郑朗时常想起来,哭笑不得。
接到张岊奏折,赵祯关注,问道:“郑卿,你可知道嵬名浪遇这个人?”
郑朗只答了一句:“陛下,臣若生在吕雉朝时,会是何等下场?”
死!
吕雉能容得下一个才能如此妖异的大臣么?
赵祯一笑,没有再问。嵬名浪遇未必会死,不过连李元昊都感到忌惮,他又是现在西夏的王叔,没藏兄妹能不忌惮?再有本领,继续不会得重用。
又问道:“郑卿,朕听闻契丹在大河上大造楼船,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比较关心的,在海外,宋朝就是一个巨无霸,平安监盈利在慢慢扩大,虽契股朝廷占的份额越来越少,然各矿规模在扩大,又因为用木易货,与倭国、高丽交易量增加,以及倭国陆续用了郑朗图纸找到若干金银矿藏,等于有了钱,多易宋货,实际收入仍在缓慢增加中。但若是契丹有了船舶技术,后果不是很妙。最简单的就是倭国之矿,在河北宋朝都不敢与契丹开战,在海外有什么胆量与契丹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