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贼心没贼胆呢!因为我认识“先生”啊~”
吴庸低头喝豆花,不敢抬头看人家,自己竟被调戏了,这种时候当然得果断认怂!呵呵:“天气真热,吃得我一身汗。”
绿荫看了看外面的大雪,笑弯了腰,吴庸落荒而逃,之后吴庸又去了家包子铺吃了俩包子,去了一家熏肉店拿了包酱牛肉,去了家小酒馆帮忙清了下账,沾了半斤葡萄酒,又去了家火锅店扯了会儿谈,又去了许多店走了走。
见面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特点都是老弱病残幼,是之前捡回来的苦命人。
他教了许多人许多项手艺,这些手艺在那些人手中更加的精良,发扬光大,传开传广。
而且自从他开了官仓,用钱可以从官仓买到与市面平价的粮食后,青州百姓便不止只认粮而不认钱了!
钱币便也真正流转了起来,市场商业就真正的就此起步,这是清河赶不上的,在清河钱不顶粮食有用,这在青州得以改善。
以物易物是永远不能繁荣商业的,在他近一年的发展,底蕴还远远不够,可明面上青州黄巾的占地已经回到了动乱以前的水平。
甚至少了世家豪强的盘剥,要比以前更好!
可从官方购粮,让百姓不用担心手中的铜钱没有用处,不用担心换不到所需的粮食,逐渐再次习惯以钱买卖易物的日子还有段距离。
毕竟人的本性是趋于懒惰的,毕竟买只鸡鸭还得扛着一大包粮食、布匹什么的实在是不方便,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钱币的使用,它是漫长岁月发酵才产生的发明。
有人会说娟,绢丝当然是硬通货币,可这太过稀有,甚至铜钱在大汉都是很稀缺的存在,就不如官方从不阻止人铸币,你又多少铜就铸多少币,只要制式一致,没人会管。
几千万,几亿的铜钱下去,诺大的大汉市场连浪花都不会起一个,而且反而会嗷嗷叫的说再来点儿!
吴庸当然就没停止过铸钱,黄巾的政令中参与基建,参加劳役是有工钱的,虽然少的令人发指,管饭先,然后一个月也就一两百文,换成现世就是管吃不管住,月工资三百块左右!
就这样吧,所有人还趋之若鹜!
发了很多印有太平通宝的圆形方孔钱,可基本上在那个时候没有多大用,饭都吃不饱,买粮什么的更是瞎做梦,秋收前粮食基本上是按劳分配,按计划分配,。
至于商贩的黑粮,全高价卖吴庸了,就没流出去过。
那时的大伙儿是图那口饱饭去的,工钱啥的就没当回事儿,只是先生一直有发,让大家很感动,事儿不大,信誉是有了。
有钱没地儿花的尴尬啊,所以就存起来咯,反正先生保证过,秋收后可以拿钱买粮,价位很低的那种,不亏!
积少成多,这么久下来,吴庸撒出去了十数亿铜钱,没购买力的铜钱!
然后黄巾百姓每家也多少有了点铜钱。
刚开官仓那几天,每日千万钱币回流,百姓全拿着钱来买粮食啊,差点没给官仓搬空了,可一段时间后就稳定了下来,官仓又用钱去购粮……
老百姓一想,这家里缺这缺那的,冬天又要到了,冬袄也得做点啊,孩子一直光着屁股也不是事儿啊!
可家里穷的只剩粮食了啊,以前这种幸福做梦都会笑醒,可现在愁啊,吃不完!来年肯定也不少,扛着粮包去换东西真的太麻烦了,而且还会被压价,毕竟你有要换的,而现在谁家少粮了?
于是干脆又跟官府给换回钱了,先生的信誉还是靠谱的,没有先生也不会有咱今天不是?
咱也愿意相信先生领导的官方!于是大家又把粮食卖回了官方,拿着钱去买布,买碗,买农具,甚至去城里浪一波~
青州这才总算是活了起来,谁都不知道吴大先生那几天宝宝心里苦啊,百姓疯狂买粮,他差点没顶住,军粮都给挪用了才补足了缺口。
才稳住了民心,也就是他先生的名头在黄巾真有几分靠谱,否则再有个五六天,他军队都得吃土了。
可这一旦活了起来,有了钱币的流通,商业便活络了,大小店铺,各种地摊纷纷冒头,青州可谓是一日三变,三日一更新,十日认不着。
就连“高档”路线的酒楼,“高级”消费场所也开始崛起,一是官员们首次见到了他们的“俸禄”!
不过是一张张印有先生私印的特殊纸币!
当时他们是一脸懵逼的,这写着一石、一斗、一升的纸是闹哪样?
上面的纹印好看是好看,还是彩色的,做工精良!可有啥用呢!?
后来这成了身份的象征,这能丢出纸币的那在青州都是有点身份的人!
你拿着纸币不管到黄巾治下任何一处官仓都能领到等额的最优质的细粮!信用度有人实验过,杠杠的!
于是这东西在青州高层流转了起来,一张粮币必如一升的可以和一些富商换到两倍左右的钱!简直不要太嗨!
官员没开始浪起来了,这变相的相当于俸禄翻倍啊,不浪怎么对得起人生?
高档消费场所就是这样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