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只是在为你查遗补漏。”
“就跟资助公子周那般?”郤氏又问。
楼令点头,答道:“是啊。”
“……”郤至哪怕没有想明白,觉得楼令不至于害自己,索性也就不多想了。
一个插曲过后,郑国那边没有再来人。
在晋国使节团往后的旅程中,向沿途郑国贵族采买物资并未遭到刁难,更没有脑子坏掉的人故意找事。
现阶段郑国十分需要晋国,郑国中枢却是不了解这一点,一直在到底应该投靠晋国或是楚国争论不休。
郑国的庙堂那般,很神奇地没有影响到地方,从地方贵族不找晋国使节团的事就能够看得出来。
如果要形容郑国目前的局势,大概用“撕裂”来定义会很合适?
尽管晋国使节团没有进入任何一座城池,靠近村庄却是难免。
一直来到宋国的势力范围地界,郤至突然让驭手停车,转身看向郑国的方向,对同乘的楼令说道:“相不相信,不超过三年的时间,郑国一定会再次背叛我们。”
楼令不知道郤至的这个判断是有什么依据。
“他们已经将背叛视作一种习惯。”郤至给出了玄学的答案。
楼令眨了眨眼睛,选择点头附和。
关于郑国喜欢背叛?到至今,郑国跟谁结盟,起码还能够坚持一年以上。因此现在还不是郑国左右横跳最频繁的阶段。
他们进入宋国势力范围之前,一样没有通知宋国君臣。
宋国这边哪怕一开始不知道有晋国使节团进入,后面必然会从一些渠道得知。
在知道势力范围内有晋国使节团的时候,宋国君臣没有做任何的举动,只当压根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这个并不是因为宋国刚刚跟晋国打了一战的关系,哪怕有过实际冲突,宋国不可能真的跟晋国撕破脸,乃至于一直在做邦交工作,期望能够跟晋国重归于好。
面对宋国想消弭矛盾的举动,晋国君臣并没有给予多么热烈的回应,双方也就一直那么不冷不热继续接触着。
以势力范围而论,当前的宋国并不算小,甚至可以排进诸夏列国的前五。
算人口总数,宋国能够位列前三。
以经济实力的话,宋国大概可以和齐国争一争谁才是第一。
最后一项,楼令进入宋国势力范围,一路继续向南的路途中,能够从往来不绝的商队看得出来。
宋国在地理方面有优势,作为南北重要交通枢纽,能够起到极大的经济效益;吃亏也是因为地理因素,恰是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楚国做梦都想灭掉宋国。
郤至、楼令等人在宋国势力范围,队伍每到一个地方,只要当地贵族得知他们到来,一定会进行良好的招待。
他们在郑国还要花钱买物资,轮到进入宋国之后,变成怕宋国贵族赠予太多,导致携带的物资太多,给耽误了行程。
因为每一个宋国贵族都足够热情的关系,他们在宋国足足走了快三个月,一直来到秋季上旬才靠近徐国的边境。
没有魂穿之前,楼令以为春秋时代的徐国是诸夏苗裔正朔,直至真正进入徐国看到多为披发纹身的人,有眼睛就能够看出不同。
倒不是说披发纹身就不是诸夏苗裔,只能说并不符合当代对诸夏苗裔的定义。
好些诸夏苗裔,他们血管里流的是诸夏先祖传承下来的血,生活习惯以及各种习俗却不一定符合姬周王朝的主流。
从管夷吾提出以文化来定身份之后,才出现相关的思想潮流,既是文化不同产生的族群区别。
当然了,相关的思想在管夷吾提出那个观点之前已经存在,只是没有人系统化来做出相关的理论而已。
后面还有一个叫孔丘的人在管夷吾所主张的观点进行延伸,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到唐中期的韩愈又提出“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这个观点。
所以了,孔夫子可没有教导孔门之人,讲一些必须博爱之类的话。追求博爱的人是墨翟,也就是孔门之儒的死对头墨家。
“吴国出兵讨伐淮夷,大胜。”
郤至在一天夜晚,很突然的提到这件事情。
楼令首次听到淮夷这个国家……,或是势力,还是部落联盟,反正真的不像国家该有的样子。
而吴国出兵攻打淮夷这件事,晋国事先并不知情,起码使节团的人到了徐国境内才听说。
郤至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表情有着非常明显的担忧。
“听说吴人败了会谦虚,一旦获胜就将各种张狂。我们好像来得并不是时候啊?”郤至担心的事情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