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267章 杨勇劝罗家父子
杨勇对于如今的宁远城十分满意,至少在唐人对待难民的安排方面,他是非常满意的。
原本麾下有一千士卒,还有三四千的青壮可以调配,这给了杨勇很大的危机感,同时也增长了他的一丝野心。
在来到宁远城之前的路上,杨勇在脑海里曾经做过两份计划。
第一个计划就是顺利抵达宁远城,然后以退为进,先向袁崇焕表示投效和臣服,毕竟在杨勇看来,一些大明的官员还是需要他这样的武将主动投效的。
杨勇有信心凭借自己麾下的士卒能在袁崇焕麾下混个千户当当,至于会有部队被拆分,这原本就在他的计划之中,只不过考虑到文官们习惯性卸磨杀驴的前科,他也做好了一旦被文官翻脸处置,他的麾下直接带队救下他和他的家人,转头去投效辽东将门如今的代表祖大寿的打算。
第二个计划便是向东去投靠建奴,尽管这会让很多跟随他的士卒和百姓十分反感,但真要说有多么反感也不至于。
众所周知,辽东局势的败坏就是辽东将门和大明文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不当人方面,这两家其实差不多少。
反倒是建奴虽然凶蛮,但只要肯遵守人家的规则,心甘情愿的去给人家当奴才,活命吃饭总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年月辽东生存不易,很多活不下去的蒙古人和明人都投效了建奴,也别和他们这些没读过书的人说什么家国大义,大家听不听的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大明明显吃不饱,甚至还有可能被饿死,倒不如去找一个可以活命的机会。
唐人的出现算是杨勇的一个意外之喜,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勇通过自己麾下的士卒已经收集了不少关于唐人的消息。
远的那些倭国之战总是带有一些传说色彩,很难鉴别真伪,但不远的浑河之战却是很多东边来的难民都能说出个一二的。
几百人从浑河冰面上突袭建奴正在进攻的上万人军队,哪怕这其中有黑夜即将降临,建奴主动后撤的因素。
哪怕是唐人的第一波冲锋伴随着飞箭2号的火力覆盖,建奴对于飞箭2号还不太了解,种种因素放大了突袭效果。
但实际交手之后,野人女真硬撼建奴主力,欧洲火枪手列队平推,甚至近身后敢于反冲锋刺刀见红的作战风格还是给建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从赫图阿拉起兵开始,到萨尔浒再到抚顺关,建奴还真就没有遇到过几次正面被反冲锋打崩的局面。
尽管这些战绩实际上并不是唐人亲自出手,而是野人女真、欧洲红毛夷为主的雇佣兵队伍打出来的,但由此可见,唐人也必定有着他们强悍的一面才能管理好这样的下属。
事实证明,当乔羽抱着轻机枪在浑河岸边喷吐火舌的那一刻,建奴就已经彻底丧失了进攻的勇气,用实际证明了唐人拥有着更强大的武器足以震慑不可一世的建奴。
杨勇没机会见识那样的场面,也不打算去见识,在宁远城,还没完全做出决定是否要选择袁崇焕还是唐人的时候,杨勇麾下的士卒就已经有了一个昔日的战友,如今的竞争对手。
来自西平堡的守军依旧有近1500人在伤愈后归队,并且整个西平堡守军也成为了宁远城外围负责治安的队伍之一。
日常巡逻中罗一贯总会带队与杨勇相遇,一开始双方还没有太多接触,似乎是因为双方都有脱离明军序列投靠唐人的嫌疑,似乎是都在担心被对方鄙视一般。
可随着整个辽东地区越来越多的难民汇聚向宁远城,两支队伍之间需要交涉协作的工作越来越多,杨勇又是个脑子灵活的人,这才主动私下请罗一贯喝了几次酒,双方这才算是有了交情。
1622年2月初,宁远城南城墙外大市场边缘的一家小酒馆里,因为赶上了两人轮休,工作都交给了副将,罗一贯也意识到了要拉人和他一起增加自保力量,所以这一次他主动邀请了杨勇。
所谓的小酒馆不过是个临时性质的木棚,商家来自锦州,据说也是托了祖大寿的关系才向那位林总督租了这个靠近市场的位置。
虽然是木棚,但周围还是奢侈的用上了兽皮和木架来遮风挡雨,数个小火炉烧的火热,倒是让这小酒馆里格外的暖和。
在门口刚刚清理好身上的积雪,杨勇便带着三四个亲信家丁直接走到了罗一贯坐着的那张桌子旁。
双方早就相互熟悉了,罗一贯也没有起身相迎,反倒是毫不避讳的跟自己儿子罗俊杰说道:“为父还是决定要去山海关向总督王大人谢罪,此刻广宁已失,辽西只剩下宁锦一线抵御建奴,哪怕王大人此刻也要多多保留可战之兵才能抵罪,想必为父也不至于被问罪。”
罗俊杰看了一眼坐下的杨勇,随即想了想说道:“父亲,我部只有1500将士,将士家属和西平堡百姓还有万余人,如今吃喝全靠唐人总督供养,若是现在离去,岂不是让唐人耻笑我西平堡失信?”
罗一贯没有回答儿子,而是转过头看向杨勇问道:“杨兄弟有何想法,听说杨兄弟最近联系上总督府一个同姓官员?”
杨勇点了点头:“福建杨家人,真算起来,英宗朝那会儿还和我是本家,只是这都上百年了,如今只能以同族相称,可不敢再论及辈分。”
看见罗俊杰疑惑的目光,杨勇笑道:“总督府总督秘书处秘书杨禹杨大人,也是巧了,前几日与总督府对接上月工分的时候杨大人来检查,听到我是广宁人就顺口问了几句,这才联系上的。”
罗一贯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杨兄弟是准备投效唐人,跟着唐人去东港?”
杨勇也不隐瞒,直接点头道:“是的,那位杨大人和我说了他的情况,也说了唐人以及东港的情况。说起来一开始我是不信的,可是这个月以来我们一直与唐人麾下的官员接触,公道自在人心,杨某听闻东港总督府正需要招募兵勇,索性打算带着麾下兄弟去投靠。”
罗俊杰显得有些急切,小声说道:“父亲,大明如何儿子不敢说,但这广宁、锦州、宁远乃至山海关一线如何情况,父亲可是亲身见证的。这辽东从来就是李家、祖家的辽东,可不是朱家的辽东。”
没等罗俊杰说完话,罗一贯便轻咳一声打断了儿子的话:“俊杰,此间事必须要给大明一个交代,不然无论我罗家投靠了谁,叛乱背叛一类的评价必然会落在我罗家的头上。”
摆了摆手止住儿子要说的话,罗一贯又道:“既然已经在西平堡接受了袁大人的命令,我罗一贯自然也不能背信。所以你带领500士卒去投效唐人,为父会带着1000士卒前往山海关向王总督请罪。”
罗俊杰显然对这种做法不满意:“父亲,此等做法既不能讨好王总督,又会得罪林总督,非是明智之选啊!儿子看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两头下注反而两头不讨好,我罗家若只有一半士卒投靠任何一方,将来必然在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重视,倒不如直接选了一家,倾心投效才是上策。”
杨勇也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杨禹和他认了亲之后,对于唐人在台南的行为有所了解之后,都不需要对比大明,他就知道了自己该如何选择。
而在此之前,他也是希望能拉上西平堡罗家军的,毕竟罗家人是在西平堡和建奴真的打过仗的老兵,尽管是守城之战很难看出罗家军的实力,可毕竟相对于大明其他军队来说,敢守城也绝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比拟的。
所以拉着罗家一起去投靠唐人,无形中也能增加自己的筹码,不敢说一定能以此从唐人那里获得更多好处,至少自己那位族兄在唐人面前说几句好话,未来自己家族也能更快在唐人地盘立足。
想到这里,杨勇点头说道:“罗兄,小弟以为罗公子说的没错。大明什么情况我等败军之将无言评论,但要说亲眼所见,这宁远城外的十数万难民可就有话说了。”
“历朝历代都有救济难民的行为,可如唐人这般给予工钱,还让孩童读书的救济方式,小弟却是第一次见,也从未听说过有先例。”
“不瞒罗兄,我那位族兄和我说过,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