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救火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音逐渐被压了下去,毕竟再多弹劾的奏疏也比不上人家的军功。
史嵩之虽然做了次相,但在当时还兼了包括两淮、沿江等多个制置使的职务,大部分时间在外主持军务,于是朝廷上实际上依然是“独相”状态,由乔行简主持朝政。
乔行简之前作为史弥远亲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听话。
史弥远交代什么,乔行简就办什么,史弥远支持什么,乔行简也支持什么。这种行事风格一直保持没变,现在乔行简做了首相,依然听话,不主动决策,只是听理宗的,理宗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战争年代,皇帝搞独裁是有好处的,可以集中国家的军力财力来应付困难,可理宗显然并非一个圣明天子,军国大事让他来做决断,难了点儿。
嘉熙二年三月,蒙古使者来到临安,提出了两国和谈的建议,蒙古可以罢兵,但南宋必须按照以往伺候金国的标准来伺候蒙古:称臣,每年进贡银绢各二十万。
举朝哗然。
根据蒙古方面史料,在端平入洛失败后,南宋曾经向蒙古派出使者,提议用岁币换三京。但当时金国新灭,南宋全国都沉浸在大仇得报的振奋心情中,就算是北伐失败了又能怎样?大宋已然中兴,一次北伐失败再来一次就是了。
然而端平入洛的惨败让南宋高层看到了自身实力的欠缺和中原之地的残破,三京所在的河南遍地焦土,就算收回来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生产,想要恢复到北宋的水平,非十年以上经营办不到。
换句话说,把三京拿回来,那就是个沉重的包袱,但河南又是南宋的根,于情于理于法都不能丢弃,为了争取时间恢复河南,就必须与蒙古实现和平。
和平要么打出来要么买出来,让南宋步兵在河南河北大平原上追着蒙古骑兵打那是不可能的,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只能买。
但坏就坏在,这项策略是理宗、郑清之等几个核心决策人制定的,在当时大家看来,即使端平入洛跟蒙军打了一仗,蒙古人也不会轻易南下开战,河南依然处于真空状态,和平还有的谈。
然而乱世里风云突变,端平二年年末蒙军大举南下,南宋左支右绌勉强守住半壁防线,此时两国对待议和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
对于蒙古而言,先前没同意,那是因为不知道南宋的底细,不如先打打试试,万一一战而胜之直接灭了南宋,那岂不就是坐拥南宋江山自己收钱就行了,又何必每年等着南宋来送。
对于南宋而言,先前议和被蒙古拒绝也就算了,此时蒙军侵略国家,民众又刚刚经历了灭金的爱国情绪高涨时期,这个时候不奋起抗争赶走侵略者,反而又要向对待金国一样向蒙古进贡银绢,皇帝和宰相会被老百姓骂死。
蒙古使者的到来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激烈愤慨,谏官们再次开足马力上梳,绝不可卑躬屈膝再次向蒙古称臣纳贡。
嘉熙二年三月之前,蒙古人曾短暂撤出四川,实际上此时如果接受蒙古的条件,把河南拿回来,韬光养晦蛰伏一段时间,待国力恢复之后,宋蒙局势说不定会有所改观。毕竟想要对付蒙古这种体量的大帝国,北宋可能有的打,南宋一定没得打。
但舆论的走向让这场议和化为泡影,没人敢称臣纳贡,就算是主和派史嵩之,此前也是主张平等的和平,而不是这种丧权辱国的和平,秦桧才死了几十年,南宋君臣不敢再背这骂名。
于是,在满朝文武的反对中,蒙古使者带着失望回朝复命,就在南宋上下紧张的为下一次宋蒙大战做准备之时,漠北草原传来消息,窝阔台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