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迷雾小说网 www.m5xs.com,最快更新大宋何所有最新章节!

杨太后守灵期间更是不尊礼数,喝的酩酊大醉,在灵堂大呼小叫。回到地方之后更是目无法纪,甚至殴打地方官。

    仁宗素来心善,杨景宗多次出格仁宗只是警告,大家对杨景宗这个皇亲也都不愿多招惹,但韩琦可不会惯着他,直接向中央上梳弹劾杨景宗,杨景宗被贬官。

    如果宋朝有微博的话,那么肯定能看到被贬出京的前任右司谏范仲淹常常给现任右司谏韩琦点赞。

    宝元二年,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利州(今四川广元市)遭逢雨灾,朝廷派韩琦到当地任两州安抚使。韩琦到任之后,裁撤冗官、开仓济民,拯救当地上百万灾民。

    救灾结束后,韩琦回京复命,当时陕西战事吃紧,韩琦根据时局上梳了一封剖析陕西局势的奏疏,仁宗非常重视,当即派韩琦到陕西任安抚使兼招讨副使,协助夏竦经略陕西。韩琦又向仁宗推荐范仲淹一同赴陕西对抗西夏,恰逢当时范仲淹被贬官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而贬官期间也一直没有停止给朝廷上梳有关陕西战事的奏疏,仁宗一琢磨都是国家栋梁,对陕西战局也都有深入分析了解,那就安排上,于是也派范仲淹到陕西任安抚使兼招讨副使,同为夏竦副手。

    当时陕西与西夏接壤的主要有三个地区,从西往东分别是泾原路(今甘肃东部)、环庆路(今甘肃庆阳地区)和鄜延路(今陕西延安地区),泾原路由韩琦坐镇,环庆路由任福防守,鄜延路由范仲淹主持。

    鄜延路的延州宋军在此前已经与夏军战斗多次,范仲淹来到之后重新整备军队,严明军纪。以往范雍治下与夏军战斗,宋军按照军官品级高低出战,低级军官先上,高级军官后上,需要的兵马自己去点。范仲淹一改这种恶习,严格要求各将领率自己人马,平时自己操练,战时统一听从号令令行禁止。

    范仲淹其实是在违规操作,按照宋朝军事制度,武将定期轮换,作战时凭符节领兵上阵,故而有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然而互不认识就没有心理负担,就像我们今天上班如果领导每个月换一茬那我们肯定就是每天都划水摸鱼,反正领导也待不久。范仲淹非常清楚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但他是带着打赢西夏的使命来的,规矩约束普通人那是规矩,规矩在大佬面前形同虚设,范仲淹就这么干了,而且效果不错,在他的麾下逐渐涌现出若干杰出将领,包括后来远征交址的郭逵、西夏的老对手种世衡和名将狄青。

    只不过当时,将军们还稍稚嫩。

    整顿完部队之后,范仲淹开始实施他的军事计划:修筑堡垒,一步一步蚕食西夏,蚕食到西夏撑不下去主动投降。

    范仲淹派种世衡在延州城北二百里宋夏两国边境线上凿石取水筑城,造了一座堡垒叫青涧城,距离西夏核心州银州、夏州都非常近,筑城期间夏军屡次来进攻都被宋军打了回去,青涧城建好之后夏军不敢轻易进攻延州,恨得咬牙切齿,李元昊活动区域更是大受限制。

    韩琦的与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不一样,主张速战速决,避免持久战拖垮国家经济,集中兵力一次性干掉西夏。

    两位大佬各执己见,各自练兵整备军务,让领导夏竦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韩琦和范仲淹这两位大佬,他控制不住。

    宋朝一贯的作风是文官挂帅出任地方军事一把手,夏竦是陕西经略招讨使,整个陕西的军政一把手,但韩琦和范仲淹都各自有一套成熟的对夏政策,夏竦支持这个,那个不同意,支持那个,这个不同意。

    夏竦怂了,只好派人向中央禀报,听朝廷决断。

    其实韩范两人主张各有道理,贯彻谁的思想都不见得有错,但作为国家军事行动,必须有绝对统一的行动方针。夏竦的汇报到了中央,不久传来回复,朝廷指示泾原路、环庆路两路兵马组织进攻,范仲淹的鄜延路仍然筑堡招降。

    其实中央出现这种决策也不奇怪,当时中央的首相是吕夷简先生,有这位先生在,跟没这位先生在,感觉也没什么区别。

    接下来的仗其实不用打,只要打,宋军肯定败。

    李元昊不会给宋军犹豫的时间,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西夏号称十万大军进攻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韩琦派任福率泾原、环庆两路宋军约两万人迎战,兵力悬殊太大,韩琦知道不能硬拼,暂时只要能打退夏军就行。特意交代任福从怀远城后方沿着宋军堡垒行军,观察夏军形势,夏军此次声势浩大不易战胜,可以在夏军回军路上设伏,一定不要轻敌冒进。

    二月初十任福率军出发,到了怀远城附近正好遇上一队宋军当地守军迎战夏军,还没等任福大军赶到这股夏军就溃不成军跑了,丢下一地粮草辎重。看到夏军跑了,任福的先锋桑怿策马便追,任福一看也跟着上头追了起来,宋军全军跟上一起,一直追到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六盘山西),天色已晚,任福和桑怿追的太快太远就在好水川直接驻扎,后面两位都监(此处都监属于宋朝掌管边防军事的官职,与皇宫中负责某个部门的宦官所任“都监”不同)朱观、武英率后队在南侧五里外的龙洛川驻扎。

    第二天一早,宋军继续沿着好水川深入追击,任福没有等朱观、武英的后队前来会合,而是继续保持高速前进。追到羊牧隆城(今宁夏隆德县西北),先锋部队发现一批泥封的银盒子,里面有跳跃响动声,桑怿不敢打开,等到任福过来,任福没怎么担心,让人直接打开所有盒子,结果一打开盒子,原来全是带着哨子的白鸽,白鸽一出盒子四散飞走,一时间遮天蔽日,风吹动哨子哗啦啦作响,如同诡异的铃铛。

    李元昊导演倾情奉献的这场恐怖片,正式上演。

    夏军从好水川东侧的六盘山上冲锋而至,宋军还来不及列阵,猝然迎战,被夏军的骑兵分割包夹成好几块,但宋军也是骑兵为主,回过神之后开始反击,双方从清早厮杀到中午,眼看着夏军源源不断的扑上来,宋军渐渐不支,且战且退往山上退,想接着山势俯攻夏军挽回败局。

    宋军还没上到山上,夏军阵中突然竖起一面高达两丈的旗子,旗子向左挥,山头左侧冲出一队精锐骑兵;旗子向右挥,山头右侧冲出一队精锐骑兵。宋军还没来得及上山,就被两队精兵冲下山来,夏军借着山势彻底冲垮了宋军的阵营,这场战斗终于演化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桑怿战死,任福左突右冲,身上被射中了十多枝箭就像刺猬一样,身边亲军护卫劝任福趁机逃跑,任福说,我是主将,如今兵败只有以死殉国。说罢接着战斗,自己的坐骑三次被夏军射死,然后三次换马再战,先后被夏军刺中脸颊喉咙,最终战死,儿子任怀亮也一起战死。

    任福主力全军覆没,李元昊率军扑向朱观、武英的后队。

    朱观、武英所率的后队本来就以步兵为多,主力在三川口覆没之后,这只不足万人的后队面对夏军几乎等于待宰的羔羊。夏军很快包围了宋军,然而两人仍然坚持战斗,从下午一直打到日落,打到后来武英身受重伤已经无法坚持战斗。朱观、武英跟夏军搏命的时候,周围的宋军也赶了过来,羊牧隆城的都监王珪率四千五步兵、渭川都监赵津率两千骑兵在夏军的包围圈之外冲了几次都没能冲破夏军的包围圈。

    终归是寡不敌众,朱观、武英、王珪和赵津率领的宋军加一起不过一万多人,夏军号称十万即使有水分,兵力也远多于宋军,包围圈里的宋军支持不住首先溃散,于是夏军开始追杀,接着外围的王珪、赵津部跟着溃败,宋军彻底崩溃,武英、王珪、赵津全部战死,朱观收拾起一千余名残兵趁夜逃回。

    好水川之战传入京城,再一次举朝震惊,要知道,即使是跟辽国作战,宋军一次性被歼灭一万人以上的战役也不多,三川口之战被歼十余万,好水川又被歼一万多,北宋好歹也是个大帝国,输的在国际社会上抬不起头。

    而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论军事能力,北宋这边没一个比得过李元昊的,在那个狄青还只是个中下级军官,种世衡也不能独当一面的时代,李元昊就是最强。

    北宋以文抑武,文臣具有天然的高级社会地位,比如范仲淹、比如韩琦,这两位大佬在中央连宰相都不放眼里,到了地方更是各有一套主张,互相说服不了,而节制两位大佬的夏竦手底下一共三张牌,除了范仲淹韩琦之外就是环庆路的守将任福,任福是武将,对他来说夏竦韩琦范仲淹都是大佬,大佬们打架他不管,大佬们说啥他都听。

    李元昊知道北宋内部意见分裂,北宋不知道李元昊知道自己内部意见分裂。狡猾的李元昊为了给大佬们火上浇油,偷偷的跟范仲淹书信往来谈条件,范仲淹知道李元昊不会轻易投降,但是为了贯彻自己稳扎稳打的战略思想便不断写信劝说,李元昊想稳住范仲淹,范仲淹也想稳住李元昊,李元昊知道范仲淹主守,范仲淹不知道李元昊知道自己主守。

    好水川之战前,范仲淹派去送信的使者到了夏州便被李元昊扣下,一直到好水川之前结束后才把使者放回去,范仲淹在等待李元昊回复的间隙人家已经把宋军包完饺子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李元昊段位明显比北宋几位大佬高得多。

    对于这一战,朝廷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史书记载,首相吕夷简惊呼,一战不如一战,可骇也!

    首相大人了,一把年纪了,咱也不知道他是真心没见过世面还是故意冷嘲热讽,简直没一点儿宰相的威严,成何体统。

    相比于吃瓜看戏的首相大人,仁宗是最郁闷的,因为接连大败愁的饭都吃不下去,经群臣合议,下诏贬韩琦为秦州(今甘肃天水秦州区)知州、贬范仲淹为庆州知州(今甘肃庆阳市),免去夏竦陕西经略招讨使职务,派资政殿学士陈执中到陕西任经略招讨使。

    改变了人事任命,依然没有改变边境宋军的命运,北宋即将迎来第三次大败。

    接连两次大胜给了李元昊极大的信心,在谋士张元的建议下,一个宏伟的目标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西夏的国土南至祁连山,东至贺兰山,在祁连山和贺兰山的东南角交汇处,六盘山向东南处延伸,一直绵延到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的最南端就是长安。

    拿下长安,对于任何一个割据政权来说都意味着割据走向统一、反贼走向正统的开始,是所有割据政权梦寐以求的目标。

    诸葛亮五出祁山望长安而不得溘然长逝,赫连勃勃自北而下一战夺取长安,李元昊的实力比赫连勃勃强多了,当年赫连勃勃发迹的统万城也是西夏的国土,多少次午夜梦回,李元昊的眼前全是赫连勃勃攻入长安的景象,只不过主角换成了自己。

    谋士张元不是个简单人物,本为陕西华阴一个普通读书人,在宋朝屡试不中,但这位读书人心气高的很,不甘心浪费大好青春年华,得知李元昊在西北风起云涌,居然主动跑去夏州想要投靠李元昊。

    到了夏州城总归要引起李元昊的注意才能建言献策,张元伙同一个叫做吴昊的朋友在夏州城中心地段一家酒馆里天天喝酒,喝完酒还在墙上涂鸦“张元吴昊来饮此楼”,城内守军很快看到涂鸦,犯了李元昊的名讳,马上把张元抓了起来送到李元昊跟前。

    李元昊看张元读书人样貌便细细盘问,这一盘问下没想到张元直接给李元昊出了一版西夏版的“隆中对”:北结契丹共同抗击赵宋,抓住机会取关中之地,拿下长安便可与北宋隔潼关对峙,彻底站稳脚跟。接下来是学西晋统一三国还是学隋朝统一三国,就看李元昊的决策了。

    战略的核心要素在于拿下长安,而自六盘山东侧进攻长安需要经过渭州,渭州是泾原路治所,韩琦被贬之后,朝廷派王沿做渭州知州,葛怀敏为泾原路副都部署。

    葛怀敏这个人是军旅世家,父亲葛霸在太宗朝曾经立过战功,后来葛怀敏就蒙荫做了官,在边关带兵时参与过几次平叛逐渐升迁,韩琦被贬之后调任泾原路副都部署。范仲淹对葛怀敏有个评价,说这人不会带兵。

    庆历二年九月初一,李元昊再次兴兵十万攻打泾原路最北处的镇戎军堡垒,葛怀敏奉命抗敌,根据以往经验,李元昊一旦出动从来都是兵力强大气势汹汹,所以王沿特意交代葛怀敏,到沿途堡垒凭坚城防守敌军。九月初九,葛怀敏召集泾原路几位主要都监许思纯、赵珣、曹英、刘湛、刘贺等人在瓦亭寨集结,宋军总计接近两万兵力向北出发。

    宋军一路向北,九月二十日走到接近镇戎军的一处叫做养马城的堡垒时,赵珣劝葛怀敏,西夏进攻我们肯定是想速战速决,硬碰硬我们不是对手,现在已经到了接近边境的养马城了,不如就地驻防,夏军来了之后我们背靠城池以逸待劳,加上镇戎军在后面截断夏军粮道,等到夏军自己粮草不济时候,我们再反攻他们才是十拿九稳。

    葛怀敏不听劝,下令兵分四路,继续向前方定川寨前进。

    没人知道葛怀敏在想什么。

    九月二十一日,四路宋军中刘湛率领的宋军首先遇敌,李元昊亲率主力,没有悬念的干掉了刘湛部宋军。葛怀敏与其他几路宋军刚刚到达定川寨,还没来得及援救刘湛,李元昊已经率主力追了过来,夏军将定川寨团团围住,毁掉堡垒外围过河的板桥,接着又截断定川寨的水源,宋军陷入困境。

    宋军无奈只得应战,刘贺率羌族士兵组成的蕃军守寨西,葛怀敏率中军守寨东,曹英率本部兵马守寨东北。夏军首先进攻刘贺,刘贺麾下的蕃军几乎没什么抵抗就溃不成军,葛怀敏中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比较强,与夏军陷入缠斗,曹英率部也与夏军搏杀。

    两军激战正酣,突然刮起了东北风,夏军顺风俯攻如虎添翼,宋军顶风仰攻眼睛都睁不开,如此一来,夏军顺势就杀入宋军阵中,宋军大乱,士兵四散奔逃。曹英脸部中箭无法坚持作战退回城中,葛怀敏也身受重伤被部将救回城中。

    打了一天的仗,宋军败局已定,到了晚上,李元昊在城外点起篝火,对着城头喊话,说你们宋军主帅不是会用阵图吗?你不是很能打吗?如今被我军团团围住,你倒是出来打啊。

    宋军已经如同惊弓之鸟,打不动了,当晚葛怀敏召集众将定下突围方案,第二天天明,葛怀敏率部突围,宋军猛地冲出来,夏军一时间没挡住,结果等宋军往东冲了二里路程之后遇到了长城界壕,界壕深达六七丈,而界壕上的桥已经被夏军烧掉了。

    宋军忙着找桥乱作一团的时候,夏军从后面追上来了,原来放你出来,就是为了让你绝望。

    接下来的屠杀失去了悬念,葛怀敏、曹英、赵珣等十四名将领战死,宋军将近两万人全军覆没,除死伤近万人外,被俘九千多人,最后仅剩一千余名残兵。

    定川寨之战后,李元昊乘胜南下进入渭州腹地大肆掳掠,十月,抢购了之后向东进军,兵锋直指长安。打到彭阳(今宁夏彭阳县)时时任原州知州景泰率兵五千前来抵抗,李元昊故技重施,诈败设下伏兵,等着景泰来自投罗网,没想到景泰直接不前进,派人上山消灭伏兵。

    李元昊率中军等伏兵信号,等来等去等来了伏兵被消灭的消息,本想再打,结果发现手下的将士只是吃了一场败仗都不愿再打了,将士们都抢够了。

    夏军打过来,李元昊为了激励将士,许诺大家进入宋境可以随意抢掠,定川寨之战后渭州遭到严重劫掠,夏军上下已经抢的盆满钵满,而景泰这次前来仅仅是挫败了夏军的伏兵,却让夏军士气大落:原来夏军不是每战必胜的,既然已经抢完了还留在宋朝这边做什么?

    李元昊想打进长安,张元想打进长安,但麾下的西夏中下层军官甚至大部分高级军官对打进长安没什么兴趣,李元昊知道士气一旦下滑就必须撤,宋军可以一败再败,但夏军只要失败一次那就是灭顶之灾,他不能冒险。

    李元昊撤了,后方来报,太子病死,他要回去处理后事。别看李元昊前线屡战屡胜无限风光,后宫里的烂账简直理不清。甚至跟前线的残酷战争相比,后宫的血腥程度一点都不逊色。

    李元昊的母亲姓卫慕,李德明刚死没多久,李元昊尊母亲为卫慕太后,继位没多久,景佑元年,卫慕太后的弟弟李元昊的舅舅卫慕山喜谋反,被李元昊提前下手杀掉,接着李元昊把卫慕氏所有人绑上石头沉入河底灭了族。一般来说谋反的大罪灭族也可以了,谁知道李元昊实在是太狠,说卫慕氏还有一个漏网之鱼,太后卫慕氏也要杀。

    没人敢向太后行刑,李元昊一看都不敢是吧,我自己来。于是真的端了一杯毒酒跑去太后宫里泪流满面的跪请太后饮鸩自杀,卫慕太后一看儿子来逼自己自杀,又气又悲将毒酒一饮而尽,李元昊怕被人戳脊梁骨,交代对外宣布太后突发疾病而死。

    毒杀了亲娘之后,卫慕氏只剩下最后一个仅存的独苗,李元昊的表妹兼皇后,卫慕皇后。卫慕皇后从小由卫慕太后养大,太后视如己出,与李元昊虽为表兄妹但情同亲兄妹,李元昊害死太后之后,卫慕皇后悲愤交加痛斥李元昊,李元昊牛逼惯了哪会受这个气,就在杀皇后时发现皇后已经怀孕,不得已只能先打入冷宫。

    卫慕皇后打入冷宫之后,李元昊又立了个皇后姓野利,野利皇后上位之后一直惦记着冷宫里的卫慕皇后,等到卫慕皇后生了孩子之后就给李元昊吹枕头风,说卫慕皇后的孩子长得不像李元昊。

    天性狡猾的李元昊面对女人时智商总是不在线,情同亲兄妹的皇后怎么可能背叛皇帝,但李元昊听了野利皇后的话,越看孩子越不像自己,于是将卫慕皇后和孩子一起赐死。

    卫慕皇后死后,野利皇后给李元昊生下三个儿子,老大李宁明被李元昊立为太子,李明宁跟李元昊性格完全不一样,李元昊残忍好杀,李宁明温良恭俭让根本不热衷他爹那一套。李元昊见太子软弱便问他如何养生,李宁明说少杀人。又问他如何治理国家,李宁明说要清心寡欲。

    两句话给李元昊气的,这孩子一点儿霸王之气都没有,以后怎么继承江山,交代内侍以后不允许太子来见自己。

    李宁明知道李元昊残忍的性格,一下子把李元昊惹恼了也是惴惴不安,庆历二年十二月,李宁明忧惧过度竟然病死了。

    李宁明死后,李元昊又立了李宁明弟弟李宁令哥为太子。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