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之治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到至道三年没出,即位才不到三个月就下诏恢复赵廷美的王位,追赠了赵德昭、赵德芳额外的封号,又恢复了兄长赵元佐的王位。
赵元佐是真宗即位时的政敌,真宗却毫不计较的恢复了他的王位。
宗室是真宗保的,宗室之外的几个人,就不好意思了,在吕端的主持下,王继恩、李昌龄和胡旦都被贬出了开封,除这几人之外,北宋的名将李继隆被加封为使相,却解除了兵权。
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小舅子,当年李皇后、现在李太后的哥哥,打击政敌要打击到位,纵使你军功卓越,一样该收拾就收拾。
忙活完了这些事务,真宗出台了一系列休养民生的政策,老百姓生活安定,国内局势稳定。
用国泰民安来形容真宗即位初年是比较贴切的,看着这一切,宰相吕端是最欣慰的,自己力保的帝王没保错。
可吕端的生命也已走到了末尾,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十月,吕端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向朝廷告老还乡,两年后病逝。
吕端就像上天给真宗送来的及时雨,现在雨停了,大宋朝不能没有宰相,真宗任命了张齐贤和自己的老师李沆任同平章事。
如果说故事能一直这样进行下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那么宋真宗就能一直做个太平天子,也挺好。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如果,平淡的故事没人看,辽国又来了。
咸平二年七月,萧绰和辽圣宗来到幽州坐镇,调兵遣将准备开打,却没想到军队还没集结完,战神耶律斜轸病逝。
由于此前于越耶律休哥已经病逝,加上这次耶律斜轸也病逝,辽国最能打的两个人已经没了,看起来牌面差了很多,可萧绰和辽圣宗还是决定打,宰相韩德让兼任前敌总指挥。
面对辽军的大举进攻,北宋最得力的将领就是李继隆。之前在端拱年间,耶律休哥率八万大军南侵,所有人都主张坚壁清野,等辽军打累了自己退兵,只有李继隆坚持要打。
李继隆从镇州(今河北真定)出发向北边的威虏军(今河北西遂镇)出发运粮,结果被耶律休哥抢先一步劫了粮道,李继隆就地驻防跟耶律休哥干了起来,一时间双方陷入胶着。
耶律休哥从幽州打进来的时候沿路有很多小股宋军,他视而不见当作垃圾一样路过,其中有一名将领尹继伦看到耶律休哥如此猖狂,召集全体将士,搞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大意就是耶律休哥路过我们连打都不打我们,简直就是对我们全军的侮辱,我们今天一定要杀过去,我国家为军队争一口气。
尹继伦的演讲非常成功,宋军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去跟耶律休哥拼命。光有决心不行,还得有计谋,夜里尹继伦悄悄的率军潜行至辽军附近,派探子打探到耶律休哥正大军正在做饭,准备吃完饭偷袭李继隆。尹继伦当机立断,您也甭去偷袭李继隆了,我们这边先杀过去跟您会会再说。
宋军突然袭击,辽军一时大乱,耶律休哥营帐由于太过显眼,被宋军认出直接冲了过去,饭还没吃完宋军就来了,耶律休哥防不胜防,被宋军一刀砍到胳膊上,幸好辽军拼死救出主帅才捡回一条命。
接着李继隆率军前进,救回威虏军,此战虽是尹继伦发挥神勇打败辽军,但最重要的还是宋军主帅李继隆坚持抗战的决心,李继隆打辽军是有经验也有赢面的。
只是可惜,李继隆现在被晾到了镇安军(今河南淮阳县),离着宋辽战场上千里,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了,朝廷也没打算用你解渴。
政治斗争这种事儿,没法儿说。
辽军的动向北宋是有所察觉的,真宗经过深思熟虑,把防备辽军的重任交给了傅潜。
傅潜是赵光义的老部下,晋王藩邸,跟着赵光义打过太原,跟着曹彬打过雍煕北伐,在几次战争中表现的都不错,深得赵光义信任。老子信任的人儿子接着信任,真宗觉得傅潜身经百战又是忠臣近臣值得信赖,于是就把北方国防交给了傅潜,任命他为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总领北方军事,手下掌兵八万余人。
不得了了,正大军区级司令员傅潜同志手下兵强马壮,而辽国的两大主力精锐皮室军属珊军加一块儿还不到十万,除非辽国皇帝御驾亲征,否则凭着傅潜的实力,别说区区幽州辽军,就是整个辽国南部战区也不一定是傅潜的对手,搞不好来个北伐还能光复幽州,完成大宋朝的梦想。
可惜了,大将军傅潜同志是个大草包,自到任之后就号称辽军强盛不能硬拼,可怎么对付辽军人家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能打。当年跟着赵光义曹彬南征北战的气概已经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辽军就在家门口对面集结,傅潜居然无动于衷,不做任何防御准备。
由于临阵换将耽误了点儿时间,辽军拖到十月份才集结完毕,不过正好,秋高气爽,马膘正肥,辽军的骑兵军势正旺。此次进攻担任前锋的是辽国宗室,梁王耶律隆庆。
也真是该着北宋倒霉,耶律隆庆也是个能打的主,这位杀神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亲弟弟,萧绰的二儿子,耶律隆庆从小就跟别的宗室不一样,虽说契丹族是游牧民族,可别的小孩儿骑马,他却不仅骑马,还要玩儿打仗,常常领着一帮小孩子打来打去,手持令旗指挥,有鼻子有眼。
辽统和十六年,耶律休哥病逝,辽圣宗安排弟弟耶律隆庆留守南京,耶律隆庆当时只有25岁,在此之前一直在中央做官,第一次来到幽州独当一面,就立即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耶律隆庆到任幽州之后便开始大肆进攻北宋,北宋边军叫苦不迭。
现在国家层面上的军事行动由耶律隆庆担任前锋,更是让他如鱼得水,辽军十月二十日出发,不到四天便横扫宋辽边境几个重要据点,二十四日,辽军打到了遂城(今河北徐水县)。
遂城的守将叫杨延昭,是杨业的大儿子,同时他还有一重身份:《杨家将》里的杨六郞。
杨六郞有多猛我就不啰嗦了,只说一句,《杨家将》里面大部分都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杨延昭被辽国人称为“六郎星”,六郎星是将星。
耶律隆庆对上杨延昭基本就等同于火星撞地球,谁也别想好过,不过面对辽军大股部队,杨延昭深知不能硬拼,辽军驻扎在城下之后,眼见着第二天就要攻城,形势危在旦夕。杨延昭想了个好法子,夜里趁着辽军不注意,派人在城墙上浇水。
阴历的十月下旬,河北已经很冷了,这水浇了一夜,第二天辽军来到城下一看傻眼了,从城墙到城墙脚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可拉倒吧,冰面上走路都走不稳还攻什么城,辽军眼望着遂城一筹莫展,辽圣宗只好下令分兵攻打狼山寨(今河北清苑县)。
在辽军肆虐的整个过程中,傅潜一直按兵不动,不是在等待时机,而是不敢打。
这个大草包,不仅不敢打,手下的将士凡是请命出征的傅潜都会骂回去,坚决不允许出征,理由是打不过辽军。
狼山寨是个小要塞,辽军没费什么功夫就打了下来,接着又开始打河北其他几个军镇。自从辽军入侵以来朝廷屡次督促傅潜御敌,可都被他拒绝,眼看着辽军就要把河北打成筛子了,傅潜手下几个将领实在受不了了,直接开始喷他。这其中尤以威望最高的范廷召为甚,范廷召资历深军功高,在北方跟辽国西夏打了无数仗,他骂傅潜,你还不如一个妇女!
被范廷召喷的体无完肤的傅潜没觉得丢人,反而觉得自己很屌,很懂军事,另一位大将张昭允也来劝傅潜下令与辽军决战,傅潜笑答道,辽军气势正盛,我们这时候出战会挫伤我们的锐气,不可出战。
其实当时傅潜手下的宋军实力并不弱,除了范廷召,还有一名大将李继宣,曾经在之前的宋辽战争中多次战胜辽军。怀德桥之战中从怀德桥追击辽军追到丰隆山寨,屡战屡胜,把辽军打的不敢往他的防区里来。可就是傅潜来了之后,李继宣多次请战也被傅潜摁下,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辽军气势正盛,我们不能硬拼。
缩头乌龟还挺多借口,我看傅潜是没尝过军法处置的滋味儿。
傅潜在河北的表现朝廷老早就知道了,群臣给真宗进言,请求皇上御驾亲征。
想想也有道理,因为对面就是御驾亲征,人家辽圣宗跟太后萧绰俩人呢,咱这边如果不御驾亲征的话从气势上就输人一筹你说对不?
况且,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御驾亲征也有保障。辽军此次出征兵力在十万以上,可北宋毕竟本土作战,傅潜手里就有八万精兵,河北其他军镇还有不少机动兵力,场面上宋军并不落下风。
群臣不断的进谏,真宗也坐不住了,十一月十六日,真宗下诏,御驾亲征!干他娘的。
安排好了朝廷的留守事务,真宗开始了御驾亲征的路途。十二月初出发,走了半个月走到了河北大名,到了大名,真宗不走了。
河北的形势风云诡谲,真宗心里没底,再加上傅潜这王八蛋一直在当缩头乌龟,真宗决定再等等。
真宗可以等,但河北的宋军不能等了。可能实在不堪天天被喷,又没脸骂别人,傅潜终于同意给范廷召拨了一万军队,但却下令要范廷召率这一万人进攻高阳关的辽军。
傅潜这一招是真赖孙,高阳关驻扎的辽军是辽圣宗主力,就给范廷召一万人去进攻辽军主力这不是让人家去送死吗?
也许是觉得耍的阴招太过下流,范廷召出征时傅潜又对范廷召表示,兄弟你尽管出征,我这边马上就派援兵。
范廷召早就恶心透了傅潜,率兵就出发,行军到路上遇到了耶律隆庆,宋辽两军一相遇,二话不说就是打。两边打了半天,宋军逐渐不支,这也正常,就那么一万人,耶律隆庆率领的可是从辽圣宗那里领出来的主力。
范廷召知道傅潜的援军是没谱了,便向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求援,康保裔率军救援。范廷召约康保裔会师共同对付辽军,康保裔走到裴村时遇到辽军,双方展开激战。
康保裔这边已经跟辽军打上了,范廷召那边却实在顶不住了,他一看这架势,再打下去可能要全军覆没,于是率军撤退。
但是范廷召干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儿,他撤退并不是向康保裔方向撤,撤退的消息也没告诉康保裔。范廷召当天下午撤走,康保裔并不知情,以为范廷召还在坚持战斗,于是就在裴村驻扎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康保裔吃惊地发现,友军跑了,自己却陷入了重重包围。
局势到了这份儿上,康保裔明白,今天怕是凶多吉少了。
康保裔是北宋初年一个典型的军人,从小出生在将门,一家祖父、父亲都战死沙场,康保裔是由周入宋的将领,参与了太祖朝、太宗朝大大小小多次战役。开宝年间石岭关之战后因为表现出色被朝廷委任长期驻守北方,防守辽国一直卓有成效。
面对着辽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合围,康保裔的亲信知道宋军怕是打不赢了,给他支招换上便装突围。
康保裔拒绝了亲信的建议,号令全军,此战有死无生,正是为国捐躯之日。说着带头冲进辽军,宋军在主帅的鼓舞下士气大盛,辽军居然没能挡住宋军,直接被冲开一道口子,可辽军毕竟人多,一层又一层的围上来接着打。
这时候宋军的科技就发挥奇效了,史籍记载,宋军发射劲弩杀敌甚众,两军又陷入了胶着的苦战。
这场战斗从早打到晚,最后宋军全军覆没,康保裔战败投降。
关于康保裔的结局,宋辽两国史料都有不同的记载,挺有意思的,宋朝这边无论是《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还是其他一些野史都记载康保裔战死,而辽史那边记载康保裔被俘投降。
两边都有记载,可为什么我要选取康保裔兵败投降的结局呢?因为辽史中不仅记载了康保裔投降,连投降后的安排也记载的清清楚楚“六月乙巳,以所俘宋将康昭裔(康保裔)为昭顺军节度使”。
刑事侦查中有个道理,谁讲述的事实能够把细节讲出来,谁就更接近于真相。人家辽国那边康保裔投降之后的封官都记载的如此具体,宋朝这边就仅仅战死,看起来还是辽史更可信。
不过不重要,对于宋朝来说康保裔将军已经战死,即使是出于舆论宣传的需要他也只能死,朝廷厚待了康保裔的两个儿子。
全歼康保裔部之后,辽军又击败了高阳关另外一支宋军,紧接着继续南下打到山东,一阵抢劫满载而归,大摇大摆的退回到了幽州。
在这整个过程中,傅潜就一直在定州当王八。
辽军撤军之后,真宗开始秋后算账,命令大将高琼代替了傅潜三镇最高军事主官的职位,傅潜立刻来到大名府报到。傅潜来到大名府之后立刻被下狱,朝廷定了傅潜死罪,可最后报到真宗那儿,皇上大笔一挥,免死罪改为流放。
真宗这个处理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贻误战机、纵敌深入、朝廷多次出兵仍旧我行我素按兵不动,这几条任意一条都可以拿出来定死罪,可最后还是让傅潜躲过一死。
原因很简单,傅潜是真宗他爸爸,赵光义的老亲信。
爹去了,爹当年的铁杆亲信要保一保。真宗最终拍板,放傅潜一条生路,贬官流放到了房州。
处理了一批人,奖赏了一批人,辽军也退兵了,真总觉得这次的御驾亲征该歇歇了,宋辽在河北打仗,自己身为皇帝都从开封出来到大名了也够不容易的,赶紧回去歇着。
退回去容易,可也让辽圣宗看到了北宋的虚弱,堂堂北部国防,居然用一些又蠢又胆小的窝囊废当主帅,皇帝本人也缺乏胆识,辽圣宗觉得宋朝也就这样了。
辽圣宗觉得宋朝也就这样了,李继迁也觉得宋朝也就这样了,看到北宋被辽国打的差点招架不住,李继迁意识到机会又来了。咸平三年九月,李继迁在西北截获了宋军一大批军粮,接着趁势攻打北宋清远军(今宁夏同心县)。
当时北宋正在河北应付辽国又一次的局部入侵,无暇西顾,清远军孤城难支,最后守城主将投降李继迁。李继迁起兵反宋以来第一次有宋朝将领主动投降,极大的激发了夏军的战斗热情,接着西北灵州城外一部宋军主帅李琼率部降夏,李继迁完成了对灵州的包围。
面对李继迁日益严重的军事进逼,真宗不堪重负,正巧当时有人上疏建议放弃灵州,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