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没有效仿其他草原部落那般过度打压商业,而是通过放松对工商业的管制,从而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种花家的手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繁荣。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种花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低于商业。相反,刘洋从未忽视过农业。
对农业和商业的双管齐下,让种花家的财政收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哈萨克部落进贡十万两白银,对于种花家来说可有可无。
至于十万匹绢,则更加不值得一提。对于哈萨克部落来说,十万两白银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了,更何况是十万匹绢。
不过他们打不过种花家,只能用这样代价换来边界的和平,算得上是一笔合适的“买卖”。
黑胡子不是因为兵临城下,才与种花家谈判。镇北城之盟刚刚签订之时,哈萨克部落就有部落首领怒斥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
确实,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份和约都使得哈萨克部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损害。
但实际上镇北城之盟,对哈萨克部落有好处,至少保全了大部分主力。黑胡子面对种花家强大的军事压力,才不得不签订的。
相反,早在这场战争正式打响之前,种花王刘洋就有意与哈萨克部落交好。远交近攻而已,现在刘洋的目标是准噶尔部落或者后金,哈萨克部落还排在第三位。
从土默特旗的骆驼大战开始,种花家曾与哈萨克部落多次交手,每次交手几乎都以哈萨克部落的失败而告终。
为此,哈萨克部落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就要到手的镇北城从面前“溜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哈萨克部落已经意识到了军事力量之间的差距。
哈萨克部落因此改变了对外政策,由先前的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守。闭战保国,成为了这一时期哈萨克部落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针。
黑胡子初期,哈萨克部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前曾频繁对外发动扩张运动。黑胡子继位后决心与民休养生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战事。
而当时种花家最难缠的对手就是后金,所以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与明朝和西域交好,这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种花家对哈萨克部落的基本原则。
战争爆发之后,种花王刘洋依旧希望能够尽快与哈萨克部落罢战言和。毕竟后金和袁崇焕在义州已经开始打起来了。
种花王刘洋,为了快速击败哈萨克部落,派白马师随刘铁蛋出征,这便引出了后来的镇北城之战以及夜叉王之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发生于崇祯七年的镇北城大战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意外。
哈萨克部落方面担心种花家会趁国内政局不稳,趁机再度发动西征。
而刘洋则担心战争再持续下去,镇北城所在的喀尔喀部落,安全可能受到致命威胁。直到战争进入对峙阶段之后,双方才得以有渠道能够实现自己的诉求。
所以当哈萨克部落方面提出要与种花家言和之时,种花王刘洋这才会痛快地答应。
有趣的是,起初哈萨克部落只是想要对种花家施加军事压力,进而达成稳定两国关系的目的。但哈萨克部落方面不但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反而激起了种花家军民积极抵抗的决心。
无奈之下,哈萨克部落只得继续东进,从而进一步升级。如果没有夜叉王之死作为引子的话,或许这场战争真的会直接决定哈萨克部落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