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81章 白马军抚恤制度
白马军军队战斗力强,离不开后勤和奖惩制度。
在军队抚恤制度,发生了哪些改变?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知道,白马军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现实境况,为使将士安心作战,需要对其进行抚恤安置,以免除他们的顾虑。
随着草原和中原文化的不断融合,开始吸收借鉴明朝成熟的抚恤制度,形成一部以抚恤体系为蓝本的抚恤法规。
战争年代,军队伤亡人数增多,拥有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抚恤法规尤为重要,这对于吸引更多青年参军、提高军队战斗力和维护社会安定都具有现实作用。
白马军统一草原运动势如猛虎,在亚洲大地上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明军军队久未征战,暮气沉沉,腐朽不堪,在与白马军的对战中屡屡失败,难以完成任务。
经刘洋同意后,李岩开始着手建立抚恤制度。他仿明朝名将戚继光编练戚家军的方针,立改草原习气及其调遣成法,不求多,但求精,募团丁为白马军。
从此,募兵制就逐渐取代了府兵制的重要地位,成为白马军来源的主力军。以“兵必自招、将必亲选”的募兵制为选兵原则,开始招募士兵。
所招募的士兵,需择朴实有农夫土气为主,招募兵勇需取具保结,造具州、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清册,各结附册,以便稽查。
建立了一支相对于原来而言,组织建制更加严密、军队战斗力更强的军队。这支军队,在以后对抗明军和后金充当了重要角色。
募兵制的出现,对军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它在营制、兵源、薪饷、体制、抚恤等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体系,这也对以后军队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军队抚恤体系的健全与否和待遇条件,会直接影响军心和战斗力,特别是在战争年代。由于待遇好,发展速度很快,成立初时有近2万人,八年时间人数增长7倍之多。
管理并支持该军队所需的资金起初都来源于刘氏商行,以及六部拨款。发展至中后期,厘金制度开始在军队饷源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免除将士的后顾之忧,以明代戚继光的抚恤体系为蓝本,建立了完整的抚恤制度体系。不同于传统军队,军费主要由种花王筹集,官兵的抚恤也经由刘氏商行负责,自行处理。
在刘氏商行相关组织之中依次设置了营务处、粮台,粮台之下设置了八所,主要负责对军队之中的事务进行处理。
还设置了专门的抚恤机构,即钱银所,内、外银钱具体负责对恤款进行发放。军人伤亡,必须进行在册登记,银钱所负责拨钱,完成抚恤工作。
优抚对象主要是在战场上伤残、牺牲、病故的军人及其遗族。不同种类的抚恤标准也不同,具体如下:因公阵亡。
对阵亡军人的抚恤,一般会基于其官阶、地位,来设置相应的抚恤标准。在军中,阵亡将领和士兵不仅抚恤标准不同,抚恤金来源也不同。阵亡将领的抚恤金额相较于士兵,比较丰厚。官阶越高,抚恤标准也就越高。
上将一次性抚恤金可达700两白银,中将、少将等也能得到500两白银的抚恤。将领抚恤标准高的原因除了将领功勋卓着,历朝历代均为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种花王私属部队,军饷由自己筹集,但对将领的抚恤由政府按照标准对将领进行抚恤金的发放。
具体发放过程是,第一步请恤,由各军营自行完成核实、登记工作,向参谋部进行上报,接由参谋部向六部咨询,为牺牲的军人进行请恤。
第二步议恤,由六部等机构联合展开审核、调查工作,即所谓的议恤。第三步赐恤,种花王负责下旨,传达到各个部队,并且向原籍地方官和阵亡军人遗族进行反馈。
阵亡士兵的抚恤金额虽不如将领,但与以前相比,还是比较高的。阵亡士兵的抚恤主要由刘氏商行内部负责,内部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抚恤体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