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战场之外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魏首都,长安。
1.苏绰定律
宇文泰近来心情不错,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人才,苏绰。苏绰出身武功(咸阳武功县)苏氏,这是首都附近的大贵族,因为家里名声大,宇文泰给了他一个行台郎中的官,从事一些文书工作。
对于出身大贵族的人来说,他们自视甚高,动不动一当官就要求做厅级以上高官。但苏绰不这么想,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是实干家。实干家永远不缺表现的机会,苏绰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时间过去一年多,苏绰只是在官员之间的名声比较好,却没有引起宇文泰的注意。
一次,宇文泰和周慧达在商讨国事,周慧达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借口上厕所出去找苏绰了,苏绰把宇文泰的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周慧达回来后就像换个人似的,智商和洞察力都上升了几个数量级。
宇文泰大为震惊:“说吧,刚才你出去找谁了?”
“不敢隐瞒丞相,是苏令绰,此人有大才!”周慧达如实相告,苏绰字令绰。宇文泰也提起了兴趣:“我对他早有耳闻呀。下次再帮我引见下吧,今天太忙了。”为了表示诚意,宇文泰任命苏绰为着作佐郎,也就是更高级的文秘。
宇文泰没有立刻接见苏绰,苏绰也无所谓,只是继续埋头工作中。
一天,宇文泰带着王公大臣去长安昆明池观看捕鱼,路上看到一个西汉时期留下来的旧仓库,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都不知道这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宇文泰四下张望,没有人能对此作出解释。
“丞相别看我,我就一大老粗,打仗的事情我更在行。”达奚武的一番话都得大家哈哈大笑。于谨、王思政等人也被难住了。“丞相,咱们可以问问苏令绰呀,他学识渊博。”周慧达再次提到了苏绰。
宇文泰也想到了这个人。苏绰穿过人群,来到宇文泰跟前,当着大家的面开了一场知识讲座,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佩服苏绰的真才实学。宇文泰接着追问一些关于宇宙、人生、哲学的问题,苏绰也是滔滔不绝,他的回答自成体系。
本来是去看捕鱼的,但宇文泰已经被苏绰的思想给折服了,到了昆明池啥也没看就回相府了。
紧接着,二人开启了官场管理学的大讨论。
宇文泰:“治国之本是什么?”
苏绰:“官吏管理”
宇文泰:“怎么管?”
苏绰的回答很镇定:“用贪官,然后罢免贪官。”
宇文泰笑了:“用贪官?我没听错吧?”
苏绰解释道:“君王最在意的是臣子的忠心。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如果臣子得不到好处,那臣子就会不忠心。”
宇文泰懵圈了:“那咋办?”
苏绰:“下放一些权力给官员,让他们可以以权谋私,他们必定高兴。”
宇文泰有点不高兴了,冷笑道:“好是好,官吏们得到了利益,那我还能得到什么?”
苏绰:“官员的利益都是君主授予的,丞相你给他们利益,他们必然忠于你。天下觊觎皇位的人多不胜数,然而你用区区一点利益就收买他们,江山万世永固,这才是最终目的。”
宇文泰拍着大腿说:“哈哈,你说得太好了!真是看透了人性!那为啥用了贪官,又要罢免他们呢?”
苏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这才是权术的奥妙。”
宇文泰已经完全被苏绰吊起了胃口,他把席子往苏绰的方向移动,谦恭请教曰:“苏先生教我。”
苏绰大笑:“天下哪儿有不贪的官?贪官怕什么?就害怕不忠心嘛,君主利用贪官之间的勾心斗角,用一派打一派,双方都会对君主表现得更加忠心。人民喊杀声高了,借着人民的民义去除掉贪官,既可以收揽民心,又可以获取他们收刮的财富,还可以换来在位的贪官的愚忠,这就是一石三鸟。”
宇文泰竖着耳朵,就像听到了上天的奥秘那样,接着追问:“那清官不能用么?”
苏绰:“清官认死理,咬着规则、法律不放,仗义执言,谁的面子都不给,也没有把柄在君主手中,那是君主驾驭臣下,还是臣下驾驭君主?清官还可以以此来裹挟民意,君主根本不敢罢免他们,否则群众就不高兴,国家就危险了。”
宇文泰啧啧称赞,连说三个“妙”,苏绰的话让他回味无穷。苏绰以上观点被后人总结为官场的“苏绰定律”,见仁见智,请勿对号入座,作者价值观正确,爱党爱国。
宇文泰又追问苏绰一些安邦治国的方法,苏绰太了解宇文泰了,专门给他讲韩非子那一套理论。宇文泰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已经凑到苏绰跟前了,苏绰的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他脸上了。
就这样,两人一直从深夜聊到第二天早上。“苏令绰真不是一般人,我要重用他。”宇文泰对着周慧达称赞道。随后,宇文泰认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相府的机密决策。苏绰算是进入宇文泰的核心圈了。
有了平台,人才就可以发光了。苏绰用他的实力证明,想要飞黄腾达,比出身更重要的是才干。流行后世的红头文件以及公文写作格式,就是苏绰一人发明的,可以说,苏绰就是现在各机关单位文秘的祖师爷。
苏绰规定,正式文件要遵循“朱出墨入”的原则。简单地说,上级给下级发文用红笔,下级给上级写报告用黑笔。苏绰还规定了记账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开展的标准办法。
在苏绰的带领下,西魏开启了一轮经济社会改革。
2.道元东归
很快让宇文泰烦心的事就发生了。
首先是南梁的兰钦来了,这是西魏立国以来遭受到南梁的第一次进攻。兰钦也是个狠人,一路西进如同砍瓜切菜,接二连三攻城略地,打败西魏的将领拓跋胜、通生,西魏梁州刺史元罗也举城投降,就这样,汉中一带重新回到南梁手中。
宇文泰能服气么?当然不能。我这边刚打跑东魏军,刚开始搞经济建设,你萧衍就来欺负我,把我当什么了?兰钦被萧衍封为智武将军、衡州刺史,正准备回朝述职时,宇文泰安排的都督董绍、张献就开始反攻梁州南郑(汉中市)了。
在路上,兰钦就收到了梁州刺史杜怀瑶发来的求救信,并问道:“将军,宇文泰恐怕不愿意轻易撒手梁州之地呀!”
兰钦将杜怀瑶的信传阅众人,冷峻地说:“不愿意?那就只能打到他愿意为止了。”大家的战斗意志再次被兰钦点燃,这一伙人嗷嗷直叫轮着大刀片子就朝董绍、张献二人头上砍去了。
梁军大获全胜,斩首三千多人,董、张二人被打得抱头鼠窜,躲进了斜谷。兰钦继续追击,不把魏军打残不罢休,董、张二人全军覆没,只剩下老哥两个光棍逃回了长安。
宇文泰开始怕了,因为斜谷的出口就是关中平原,那还了得?兰钦难道要进兵关中?正在这时,原州传来噩耗,少数民族首领豆卢狼造反了,还有一个震惊的消息:渭州(甘肃陇西县)刺史可朱浑元跑路了!
宇文泰由怕转为怒,群臣面面相觑,元宝炬也不敢开口,只是默默看着宇文泰。于谨提醒道:“丞相,还是和南梁讲和吧,咱们得处理内部的事情了;况且兰钦并没有能力进入关中,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分清主次,这是领袖的基本素质,于谨的一席话马上就让宇文泰恢复了理智。宇文泰派张轨出使兰钦,并给他带去了两千匹马,兰钦很清楚他就是来唬人的,守住汉中就是最大的目标,至于进攻关中,扯什么蛋?请示完萧衍后,兰钦接受了张轨的礼物,也从斜谷撤了出去。
一听宇文泰都和南梁讲和了,仇池王杨智慧(杨绍先之子)也带着百姓归附了南梁。
可朱浑元之前在秦州和宇文泰和解后,就被调到渭州当官,宇文泰想以此来控制可朱浑元。疑心一旦产生,所有的证据都会汇聚过来,最终加剧信任危机,这也是失斧疑邻背后的逻辑。
心思缜密、脸黑心厚的宇文泰不信任可朱浑元,很快就发现了可朱浑元和高欢之间的秘密通信,便派侯莫陈崇前去攻打。可朱浑元也不傻,他的亲戚基本都在晋阳,本来就一心想要回归东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提前行动了事,他开启了东游记。
当时的塞北高原,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可朱浑元带着一堆人在前面跑,侯莫陈崇领着一帮小弟在后面追。一旦侯莫陈崇的小分队接近了,可朱浑元就指挥大家调头,全歼小分队,防止自己的行踪泄露。
可朱浑元为了逃出包围圈,他真是煞费苦心。一行人从渭州北上到乌兰津(靖远县仁和村),再绕路到河州(临夏市西南),这才把侯莫陈崇给绕晕,终于调转马头开始东行。
第一个中转站是灵州。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朱浑元知道灵州的曹泥一直和宇文泰对着干,而且曹泥的女婿刘丰还是他的故友,去灵州歇歇脚准没问题······
“丞相,末将追击可朱浑元失利,罪该万死!”侯莫陈崇回到了长安汇报工作。“尚乐请起,追击不到也没关系,咱们的主要目的是把敌对势力赶出国境,他走了就行。”侯莫陈崇字尚乐。
“就是不知道原州那边怎样了。”宇文泰看了看侯莫陈崇,又转头看李远、李穆二人,现在镇守原州的是二人的大哥李贤。李远急忙拱手表态:“丞相放心,我们陇西李氏誓死忠于朝廷、忠于丞相。我大哥一定能铲除豆卢狼。”
豆卢狼占据原州后,并没有安抚百姓收揽人心,反而是大肆收刮。李贤看到了突破口,他召集大家说:“豆卢狼毫无大志,手下也是群乌合之众,侥幸成功却不实惠于民,我们得趁早出击,必定一举拿下他。”
马仔们都同意李贤的看法,和李贤这种原州土生土长的大土豪相比,豆卢狼的确少了很多号召力。李贤带着三百敢死队鼓噪而进,正在分配金银珠宝的豆卢狼部队大败而逃,本人也被李贤斩杀,原州再次被李氏平定。
宇文泰让李贤管理原州一切大小事务。
来到了灵州地界,恰好遇到李虎、李弼二人正在围城,可朱浑元虚张声势,打着高欢的旗号对二人发动猛烈的冲击。看到城下这位陌生人的帮助,曹泥摸不着头脑,他叫来了刘丰。
刘丰高兴地叫道:“是他,道元!我的好朋友。”可朱浑元字道元。
曹泥正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下令出城攻击西魏军。李虎李弼被内外夹击,本来是包围敌人结果被反包围,赶紧带着人撤出了战场。
曹泥、刘丰是灵州当地的名门望族,曾凭借着孤城抵挡住破六韩拔陵的革命军。二人打死不投降,已经成为宇文泰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征服灵州,宇文泰的关陇就不算完全统一,曹泥之前已经向高欢求救了,但一直没有等来援兵。可朱浑元的到来,仿佛是天降甘露,曹泥天天设宴款待他。
“道元,恭喜你脱离虎口,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干吧。”刘丰走过来敬酒。
可朱浑元起身饮酒罢,朝着东边慷慨陈词:“丰生,灵州虽然险固,但物资匮乏,此地不是久留之地。我准备去投靠晋阳的高王,他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刘丰字丰生。
刘丰经常听说高欢的英雄事迹,早就心向往之,听说高欢和可朱浑元有交情,他兴奋了起来:“道元,你说说,这个贺六浑是什么样的人呢?”
“此人英明神武,轻财重士,生得仪表堂堂,有帝王之相,更有帝王之才。天下豪杰都归附于他,丰生,贺六浑这等豪杰才是我等值得托付的人呀!”
“好!灵州虽然是故土,但不宜久留,我和岳父很想前往归附贺六浑,就苦于没有人引荐。这次你东归晋阳,务必向高王推荐我俩。”刘丰说完,曹泥也点头称是,二人端起酒杯向可朱浑元敬酒。
可朱浑元深情地说:“两位放心,若在下能回到晋阳,一定大力推荐,并且建议高王发兵前来接应二位。”
三人依依惜别。可朱浑元又开启了东归旅途,因刘丰已经对沿路进行了上下打点,可朱浑元十分顺利地就出了西魏边境,朝着东魏的北境走去。
“太棒了,道元已经渡过黄河了!”高欢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尉景、刘贵、段荣等亲朋故旧分享了。
“确实也有好些年没见过道元了······”段荣不禁感慨道。这一年是536年,段荣已经59岁,在高欢一系中年纪最大,人上了岁数,别的欲求也没了,只希望能和老朋友们把酒言欢,诉说当年的故事。
高欢也动容了,他对段荣说道:“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