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南面是受到长江水系支撑的以合肥为中心的一系列军镇,东面则是另一个淮河中游南岸的军事重镇钟离城。从地图上看,此时奚康生和杨大眼占据的寿阳城以及其所属的豫州地区,就像是北魏帝国和南齐帝国沿淮河的千里战线中,突出于淮河南岸的一块“突出部”。更加危险的是,此时正值春季,河流已开始暴涨,北魏刚刚到手的寿阳城必将面临南齐帝国暴风雨般的反击,一场“突出部战役”即将打响。
果然,当得到裴叔业投降北魏的消息后,南齐皇帝萧宝卷立即任命卫尉萧懿(雍州刺史萧衍的大哥)为新任豫州刺史,带领李叔献、胡松、李居士等一众人马,进驻合肥,计划从南线进击寿阳;任命平西将军崔慧景统帅水军,以骠骑司马陈伯之为先锋,沿淮河西上,从水路封锁并攻击寿阳;同时,发动寿阳城内和豫州地区依然心向南朝的军民制造混乱,里应外合,反攻“突出部”。
此时的情形对于南下淮河的奚康生和杨大眼来讲确实是危险到了极点。我们在上面已经分析过,在淮河以南,北魏的精锐骑兵根本派不上用场,如果在南齐水军封锁淮河之前,骠骑大将军元勰和车骑将军王肃的10万援军还没赶到的话,奚康生、杨大眼带领的数千将士以及寿阳城的“举义军兵”立时陷入死战之地,如果补给供应不畅,奚康生和杨大眼他们就要独自苦战到冬季来临,战场才有可能出现变数,可那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寿阳的得而复失在所难免。退一万步说,就算元勰和王肃能够及时赶到寿阳,但供给10万大军的粮草补给可不是小数字,还是同样的窘境,当南齐水军纵横淮河之上时,失去补给的魏军,不要说10万,就算20万、30万,也最终会崩溃。当年雄才大略,差一点就君临天下的苻坚大帝,就在这里掉过链子(寿阳城之东北就是著名的八公山,淝水之战的古战场,苻坚当年就是站在寿阳城头,北望八公山,产生“草木皆兵”的幻觉的),而我们的北魏南下大军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史书记载,北魏先锋官奚康生和杨大眼关闭寿阳城门(为防止内外勾结,“戒严”是必由之路),内外防守了一个月,骠骑大将军元勰和车骑将军王肃率领的10万南下军团主力才到达寿阳城下。史书并未详解这一个月来,发生在寿阳城内外的大小战斗以及内鬼暗战,但参考当年薛安都献徐州的凶险(参考“猪王的馈赠”等篇章),可以想象的是,奚康生和杨大眼一定是度日如年,不知白了多少头发,才苦捱到援军的到达。
随即,魏军在元勰和王肃的统一调度下,向东出击陈伯之部,把南齐东路来袭援军的攻击势头遏制了;同时向南出击胡松、李叔献部,把他们打得大败,并攻占了合肥,活捉了李叔献;向西,将军宇文福攻克建安,南齐建安戍主胡景略出城投降,北魏南下大军控制了这个进一步向西攻击义阳的跳板……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南齐帝国南线萧懿兵团,以及东线崔慧景兵团怎么如此不济?在天时(春季已经到来)、地利(在内线作战)、人和(兵力占优,敌军在寿阳立足未稳)全部占优的情况下,怎么战场形势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北魏军为何如此轻松地就扩大了以寿阳为中心的“突出部”,并攻占了军事要地合肥和建安?
原来,南齐帝国出击寿阳的两路大军,根据史书记载,在出发不久,军中主将萧懿和崔慧景都亲自把主力精锐带回了首都建康城下。缺兵少将,被“釜底抽薪”的“东南两路分进合击计划”又如何能成功?那么,萧懿和崔慧景脑子被驴踢了吗,还是另有隐情?南齐帝国内部发生了什么?我们下一章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