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现在,很多都到了第四代了,放眼望去还真没拿得出手的。
不仅如此,他们非但不能抗衡文官团体,反而有了往官绅发展的趋势,都想着捞钱,这也注定了无法再靠着他们制衡文官。
而纯粹的武将……也不行。
不是不可靠,而是没那么多仗可打了。
这也是历代王朝中后期,文官比武将强势的根本原因。
见李青不说话,朱瞻基道:“无论是三宝,还是东厂的小林子,亦或东厂的二把手,三把手,他们都干的很好,且十分忠诚;
青伯,那群文官之所以痛恨太监,是因为东厂监管着他们,并不是太监本身。”
李青沉默良久,道:“要不…就这么着吧,别再搞什么改制了。”
“不成。”朱瞻基摇头,“青伯,你应该看得明白,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大明真正富强,光靠一个好皇帝是做不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盛世,需要君臣共治,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他起身道:“文官团体崛起于唐,昔日,太宗李世民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才有了贞观之治;
今朝,我欲效仿唐太宗,打造一个宣德之治出来。”
见李青还欲反对,朱瞻基直接道:“青伯,你知道因噎废食这个词吗?”
李青:“……”
乱世武将,盛世文臣,这个道理是他自然明白。
的确,为了限制文官,从而限制大明发展,属于本末倒置。
而为了不让太监势大,从而让文官野蛮生长,也是如此。
李青一番衡量后,最终还是同意了朱瞻基的决定。
“说说你的具体规划吧!”
朱瞻基点头:“首先是地方上,太祖建立大明后,在各省设立三大机构,最高官员分别是: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此意为分权,效果嘛……呵呵。”
“从表面看,三个机构各司其职,布政使负责行政,按察使负责刑司法,都指挥使负责军队,他们相互没有关联,然而事实并不是。”
朱瞻基道:“很多事都要三方合作,比如闹贼寇、山匪,比如土司动乱,再比如倭寇……这时候,他们就开始相互扯皮、推诿了;
举个例子,永乐十八年唐赛儿叛乱,若是山.东有一位统领三司,负责全省事务的官员,叛贼不可能做大!”
李青点点头:“所以你想设置这样一个官职?”
“不错。”
“嗯……我倒有一个主意。”李青道,“可以设置一个临时官职,有中级官员担任,且担任此官职的人不固定,时间也不固定,这一来,他们做大的可能就会小很多。”
“这个主意好。”朱瞻基大点其头:“就这么办。”
“这个官职叫什么?”李青问。
“巡抚!”
李青挠了挠头,听着咋这么耳熟呢?
“你这第二步放权是哪个群体?”
“御史言官!”
“展开说说。”
朱瞻基颔首,道:“言官是什么人你也知道,说句不好听的,这个群体简直就是为骂皇帝而生的,当然,我给他们权力,并不是为了少挨骂;
事实上,这些个言官大多都还清廉。”
李青也比较认同,虽然这些人很讨厌,喜欢拿圣人标准要求皇帝,但这类群体,好名远胜好利。
“所以你要派他们去骂地方官儿?”
“青伯果然聪明。”朱瞻基笑道,“正是如此,用他们的高标准去要求地方官儿,肯定有利于民生、军备、刑讼、财赋等各方面。”
你可真够坏的,不过我喜欢……李青也笑了:“有一个‘活力四射’的监察体系,确实利好民政。”
言官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所以这个职位叫……巡察御史?”
“青伯你真是我肚子里蛔虫。”朱瞻基惊叹道。
李青笑容一收:“你的改制青伯很赞同,但你这个比喻青伯很不喜欢!”
朱瞻基:“……”
“好了,我也说两句。”李青清了清嗓子。
朱瞻基做洗耳恭听状,“青伯你说。”
“推恩令你知道吧?”
“自然知道。”朱瞻基点头,“青伯你是说……削藩?”
“没必要削了。”李青摇头。
因为他的建议,早在朱棣那会儿,就削得超狠了,再削可真就要命了。
倒不是怕他们翻出浪花,而是海上贸易藩王不能参加,再削减用度几代人后,有些藩王后人会饿死的。
“我的意思是削士绅!”
李青道:“朝廷颁布律法,士绅财主的家产不能只传给嫡长子,无论长幼嫡庶,都能继承,且还要平均,谁也不能吃亏。”
“嘶~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