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众人沉默了一会,又开始继续往前行。
又走了一会,走到一个宽阔广场,不用说,这里还是全是一条条的麻石铺成的,不过铺得更平整,有可能铺完后,再请工匠再次平整过来的。
广场上,还立了十多个石牌,也不知是干什么的。
这是一间非常气派的祠堂,两个比人还高的灯笼灯笼上写着:留耕堂。
这祠堂,比普通的房子高多了,估计有三层楼那么高,非常气派,在它旁边,还有一个祠堂,上面写着:黄家祠堂。
“怎么这里多么多祠堂的?”刘可可奇怪地问道。
“嗯,一个是拜祭祖先的,一个是做戏的戏堂子吧。”胖子猜想道。
“真有有钱啊,这个姓黄的族人,也太有钱了吧。”吴秀秀一脸感叹地说。
真是笑话,人家有钱建起这么气派的村子,全用麻石铺路,起这间祠堂,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黄莉莉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笑着说:“胖子说对了一半,听老人们说,当时的风俗是这样的,有钱了,就捐钱起祠堂、起私塾,置族产,祠堂除了逢年过节时拜祭用,有哪里族人无家可归,如生意破产、被火烧、倒塌、被抄家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在祠堂里暂住,待到东山再起。
“私塾则是有钱的人家,请了先生在里面讲课,只要是本族的子弟都可以免费听讲,鼓励族里的子弟多考取功名,除此这外,还有族产庙产什么的,都是有钱人捐的,收成就存起来救济族里贫困的人或奖励上进求学什么的,因为不是犯了事抄家,只抄家产不会抄族产的,所以有钱人都喜欢这样做,这样多一条后路。”
李子清有点感叹地说:“旧时的人还团结啊,不像现在的人,一代亲,二代疏,三代基本没联系,几年不走动的,都好像没有那个亲戚了。”
林可瑶也点点头说:“是啊,前些天有个亲戚来找我爸办事,说了半天才弄明白,连怎么称呼都不会叫了,经济发展了,可是人情道德方面,反而退步了。”
“也不可以这样说。”刘远解释道:“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需要,以前交通不发达,通信也不方便,世道乱。山贼土匪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人多力量大,家族和宗室都是很重要的人,现在不同了,这个有险那个有保,还有退休金什么的,不用事事都抱成一团。自然就没那么亲密了。”
刘远看着祠堂的高高的大门,气派的房子,不由想起自己从大板牙手里羸下来的老宅子,又有金钉。又有金砖,还有名贵的木材等等,像黄家祠堂,他的前人有钱到可以说是用白银来铺地的,它的祠堂和私塾里。会不会又藏了多少财产呢?
抬头看着那些屋脊和墙身,刘远不由陷进了沉思。
算了,刘远自己摇一摇头,华夏这么大。收藏的东西这么多,自己就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老宅子的东西都掏出来,自己也不差这个小钱花。也就不再动那份小心思了。
“黄莉莉,那些东西是什么?”林可瑶指着广场竖起的一块块石牌好奇地问道。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几人走到广场边,看起那些石牌来了。
“黄仁生,于同治三年获乡试第七十九名举人,特立碑为证,对励后人。”
“黄世杰,于道光五年殿试中喜欢第一百零九名,皇上特赐御宴,录递补知县”
“黄铭章,于光绪年。。。。。。。”
胖子一个个念了出来,原来这些石碑上所刻的,全是黄氏家族的后人考到的功名,就在这里刻碑,以示鼓励还有激励后人,看来出的人才还不少,刘远数了一个,有十几个人那么多。
在同一个村子,还是同一个姓,算得很不错了。
放在古时,这里肯定是名门望族。
有钱了,自然是谋取地位,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增加自己的地位,看来在教育,这黄姓的后人处理得很好。
一个村子的地位,除了钱,还得有名望和底蕴。
“好了,我们继续走吧,我带你们看一个有趣的东西。”看了一会,黄莉莉开口道。
“小莉,我们看什么?”齐少好奇地问道。
“嗯,是一座房子,你们跟我来。”
这一次,黄莉莉倒没有卖关子,也不知是不是由于是齐少发问的结果。
大家跟着黄莉莉一直走,大约走了二分钟,不用黄莉莉提醒,众人就发现了一座古怪的房子,有几个还吓了一跳。
建筑的风格、格局还要样式都跟传统的不多,唯一不同,而且把众人吓了一跑的,就是那的建筑材料。
这幢房子的墙,除了墙和石灰外,主要就是用蚌壳来建成的。
在房子的外墙,在墙上,整齐地粘了一只又只的蚌壳,又多又密,把整面墙全部粘满,也可以叫是夹在墙里面的,远远看去,就像一面骨墙一样。
用蚌壳作材料起房子?
“啊这是。。。。干什么呢,看起来怪怪的,也怕怕的。”林可瑶向后退了二步。
“是啊,我看起来也觉得心里冷得慌。”
刘晖说道:“这种房子在我电视里看过,好像以为海边的人都喜欢这样做,一个海边没有什么好的建筑材料,有钱人就不同,可以千里迢迢到外面拉回来,但是穷人就不同,他们没有什么钱,也不会弄砖,就把一些蚌壳弄碎,和沙石一起砌房子,在墙的外面弄上这些蚌壳,好像有冬暧夏凉的作用,不过就是形象差了点。”
“不是差了点,而是可怕,要是我,就是不要钱,我也不敢住这种房子。”刘可可小声地说。
刘远暗笑一句:哈哈,你以为一个个都像你这样,家里有人做大官,吃得好住得吃,教育得好,什么都优先,个个都要给你面子的大院子女,在华夏,不知多少还在住茅屋呢。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刘远轻轻摸着这些蚌壳,它们静静在贴在墙上,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现在还非常坚固,用手一敲,发出“梆梆”的声音。
据说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这些东西时间越久越坚固,从外开来说,这些的房子外形不是一个个都能接受,不过就功能来说,绝对符合一个人安居乐业的需要。
“黄莉莉,这古镇好像很多都是新的房子了,怎么这保留这种房子的呀?”胖子好奇的问道。
“留在做古迹吧,那些经常见的房子,谁有兴趣看呢,大家想看的,也就是这种少见,没看过的房子,这时准备旅游景区了,这些才是卖点啊。”
刘远拍了拍这面满是蚌壳,看起来就像一面骨墙,看起来有点阴森恐怖的房子问道:“黄莉莉,你知这房子起了多久吗?”
“据我所知,这幢房子是明朝时起的,估计怎么也有几百年了吧。”黄莉莉也不是很确定。
几百年。。。。。
刘远无语了,相对于现在那些几年就倒的豆腐渣工程,这一无用钢材,二不用水泥石头的房子,还真够我们后人汗颜的。
咦?怎么这么怪的?这是什么?
当刘远无意中摸到这面蚌壳墙的时候,从掌心处突然传来一种很熟悉、很舒服的感觉,这感觉,就像天气热的时候吹来一阵凉风,在冷时快要死的时候旁边升了一堆篝火。。。。。
刘远心中一动:这房子,有古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