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后来仔细一看,底座的唇口(石头落榫处)似乎有改过,明显是根据石头底部形状“削足适履”了。
再细看石头,不是广东英德的英石,应该是广西英石,这是近些年开发出来的新石种,只是做旧水平比较高超一些。
一般来说,旧座新石,往往石头落榫处会有加工的地方,以合榫无缝!卜,因为极少会有新石的落榫处与旧座天衣无缝的,像这方石头确实极为少见,也让人放松了警惕。
旧座新石,更多的还是石头经过加工以后与旧座“亲密无间”。早些年在一位藏家家中看到一方灵璧石,底座也是开门老的,上面的灵璧石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包括底部也是切割过的,仔细分辨包浆是做旧的,据此推测,石头完全是根据旧座“削足适履”的新石头。
一般来说,木座是一石一座,落榫各不相同,无法混用,唯有石盆(包括一些石制须弥座)可以混用,所以市场上多见以旧盆(座)配(做旧过的)新石,不得不察。
古石作伪,名人刻款是常见的套路,也是“重灾区”。
所谓名人,大抵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书画家、收藏家居多,有的名头很大,如金农、吴昌硕、吴湖帆等,有的名头不大,需要查词典才能悉知。
这些名人刻款,有的在底座上,有的在石头上。
从内容来看,如果字迹与当事人对不上号,语气语句与当事人身份不太吻合,甚至出现错字别字(特别是繁体字,有的古代也有简体字,如几案的几字,与数量词的几字,前者不用繁体,后者必用繁体),包括落款年份与当事人的经历不相符合的话,必假无疑;从字口来看,其实也是能够找出破绽的。
一般过去刻款往往字口深峻,刀法利索,凹陷处包浆并不明显,新刻款往往笔力不逮,犹疑拖沓,字口内也有包浆。
比较复杂的是所谓的“老冲头”,也就是说石与座皆老,但当事者刻款不真,是旧仿,这是拍卖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有的是后人仰慕其名,更多的恐怕还是以售其奸。
虽然也有价值,但如果要按照当事者刻款的名头来定,往往是有问题的——不能称其为文物,因为真正流传有序、信而有征的所谓古代名人藏石,是屈指可数的,绝大多数名款无从考辨,也无法证伪。
如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以384.75万元成交价打破古石拍卖纪录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因为石背有元代顾阿瑛的刻款“群峰列秀音克谐。阿瑛铭”(另有清代画家王时敏刻款),所以断代为元。顾阿瑛又名顾德辉,字仲瑛,别号金粟道人。
他出身江南富室,不屑仕进,酷爱诗词,喜好交友,筑有园林“小桃源”,后改称“玉山草堂”,几度邀友饮酒赋诗题咏,史称玉山雅集,堪称盛事。
顾阿瑛向有好石之癖,但其书法字迹传世极为罕见。
说来也巧,去年12月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出的均为吴湖帆收藏或经手过的古代书画名迹,其中一幅元代钱选《浮玉山居图》手卷,画芯后有诸多名家题跋,其中恰好有顾阿瑛的题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