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研究‘空间挤压是否会对能量束造成影响’的问题上,暂时能做的,也只是深入的思索而已。
哪怕是研究空间挤压对于粒子束的影响,到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准备,还要等待各种高精度的仪器配备,具体能得出什么结论,研究能进行的有多深入,也是不确定的事情,能量束的研究难度和粒子束不是一个数量级,因为能量束受到空间挤压影响,影响也是非常小的,小到正常实验不可能检测出来,另外,想要小范围的控制能量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反重力技术的底层逻辑,是设计让光束不断的旋转,可实际上,那并不是真正的旋转,而是光束不断湮灭、再生的过程,等于是强行以物理性干预,让光束路线实现旋转。
总之,要以实验手段研究能量束,暂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或许完全不能通过实验做到,而是需要近距离的去观测黑洞。”
赵奕研究的理论中,认为黑洞是高强度压缩粒子的集合体,黑洞本身不断的释放z波。
如果光束会受到空间挤压的影响,就一定会在黑洞旁边表现出来。
这种观测暂时还只能预想一下而已。
目前的实验准备中,还是研究带质量的粒子束,才更加实际一些。
这个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z波检测技术的研究,直接会影响到太空穿梭的安全性,也就能直接决定太空穿梭的距离。
安全,比距离更重要。
技术是一步一步慢慢提升的,不可能一口气就到达重点。
赵奕希望粒子束的性态检测,能首先达到判定‘十的八次方’空间压缩倍率的程度,就能保证太空穿梭的距离,能够超过几十个天文单位,也就是一口气从地球穿梭到柯伊柏带。
这个穿梭距离并不太快,但也足以支持宇宙飞船,慢慢的飞出太阳系了。
——
z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准备工作依旧在进行中。
处在大学边侧的三层实验室,也挂上了‘高精度检测实验室’的牌子, 具体是什么样的‘检测’, 就连郑阳大学的领-导层都不知道, 但不妨碍他们对实验室成立的欣喜。
新的研究在大学里进行,对大学的好处就太多了。
首先就是有好多顶尖的教授、专家,都到实验室来工作, 有些甚至是大学平时想接触也接触不到的。
另外,看着一台台精装的设备搬进实验室, 大学也感到非常的期待。
研究只是期待的一方面, 甚至是不重要的方面。
最重要的是实验室。
事实上, 郑阳大学都少有人知道,具体是在做什么样的研究, 而且项目是赵奕发起的,只是挂在大学里而已,所以很难说对研究有什么期待。
但是, 实验室是实打实的, 有了项目以后, 实验室被快速建立起来, 等项目完成以后呢?
实验室肯定还在。
到时候,哪怕一部分超精度设备被搬走, 依照实验室的框架,也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大学等于多了一座超高档次的实验室,依托一个高档次的实验室, 就能继续做出很多专业的研究。
以此不说研究能拿到什么奖项,额但维持一个重点学科也足够了。
到时候, 机械学院也可以拥有一个重点学科,大学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赵奕并不在意郑阳大学, 能在研究、实验室中拿到什么好处,就算是知道也会觉得很不错。
郑阳大学毕竟是家乡的大学, 他希望家乡能够发展的更好一些。
在新实验室工作的同时,赵奕还有很多事务要关心,最重要的就是聚能卫星的进展。
第二艘聚能卫星成功划入既定轨道,开始了正常的运转,源源不断地对外传输太阳能。
这是个大事件。
赵奕也关心了一下其他的聚能卫星,在完成了第二轮融资后,奕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 一口气订购了十座聚能卫星。
现在订购的卫星都在抓紧建造,聚能卫星但是还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每一座卫星都需要一个半月以上,但因为有了相关的经验, 有些能够实现规模建造的部件,也已经开始规模化,建造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同时,聚能卫星的成本也有了下滑。
现在奕星采购一座聚能卫星,只需要支付二十二亿人民币,和几家合作的公司谈判后,已经确定后续采购价格会继续压缩,争取下一批订单,能够压缩到单座二十亿一下。
这个成本相对廉价很多了。
对于奕星公司来说,聚能卫星就是能量的生命线,卫星的数量越多越好,再多也根本不够用,但建造数量上还是有个计划。
“未来三年,把数量提升到三十座!”
这是奕星和几家合作公司,谈出来的建造计划。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高等压缩材料公司,他们需要为很多项目提供压缩材料,也包括最核心的宇宙飞船项目。
高等压缩材料公司想要提升制造效率,就必须要制造新型的z波压缩装置,但制造新的装置肯定需要时间。
高等压缩材料公司的效率,直接决定了聚能卫星建造的效率。
奕星能谈到‘三年、三十座’,就已经是个极限的数字,因为同时他们还需要高等压缩材料公司,大批量的制造压缩单晶硅,用来生产无限动力汽车的光能接收转化器。
与此同时,全世界也聚焦环太阳聚能卫星。
环太阳聚能卫星一直都受到关注,最近变得火热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发射的太阳探测器,近距离拍摄到了聚能卫星飞往太阳的照片。
另外,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聚能卫星运作的画面。
虽说画面非常的不清晰,就只是一个小黑点,但也明显能看到,聚能卫星几乎贴近太阳运转。
有专家立刻站出来表示,“聚能卫星运作的轨道,常态的温度也可能会超过一千摄氏度。”
“同时还要面临超强的太阳辐射、磁场风暴、高能射电粒子等等,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聚能卫星依旧在正常运转,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材料!”
事实上,国际上早就知道,国内拥有独特的压缩材料技术,好多的国外机构还拿到了压缩材料样本。
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宇宙飞船项目的外在制造,是好多国家一起参与进行的,很多部分的制造都需要用到压缩材料。
另外,无限动力汽车的核心,光能接收转化器,也需要用到五倍压缩的单晶硅薄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