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很荒谬啊,为什么自己会善作主张的关联画面内容呢?为什么会理所当然的解释画面内容呢?又为什么将这些解释当作真实并且从来不去思考这些解释的假设性呢?
如果这种感觉持续加深,那么势必不会为了袁长文这个角色而努力做些什么,更不可能为了觉察到的画面内的别人角色去做些什么。
企图获取画面内的别人角色的赞誉?还能更荒谬一点吗?
我究竟是作为怎样的存在,在这个世界晃荡?又是怎样的理由,让我可以觉察到这一切的发生呢?
演员这个比喻有问题,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在出演袁长文这个角色,然后演得太好忘记自己根本就不是袁长文这个角色。这个比喻的问题在于,肯定自己依旧是个人,仿佛只是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但事实上,我根本无法确定自己是怎样的存在,“那份觉察”是怎么的存在没人知道。可是,演员这个比喻在之前的某个时刻,确实帮我渡过难关确实让我产生斩杀的轻松感。
比喻终究是比喻,在某个时刻,用比喻可以进行有效的斩杀。但是之后,必须丢弃比喻,妄图用一个比喻从开始到结束,这不过是恐惧的另一番表演罢了。
那么,如此众多的书籍,《道德经》、《古兰经》、《圣经》、《世尊之歌》,其中的比喻也仅仅在某些时刻有用。甚至,那些所谓记录佛陀言行的书籍,里面的比喻也仅仅对当时的人当时的想法有用。
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书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为里面的比喻自己没有理解,这完全是自己的问题。可是,这些书籍都是几千年前的,当时人们的思想跟现在不同,那么自然导致某些比喻只有当时的人才会产生明显的触动。
宣称自己看不懂似乎并不丢人,反而还有些洋洋得意,毕竟自己是专研这些书籍而不是只知道赚钱的人。但是,宣称这些比喻没有意义,那么很多人就会通过情绪来进行反抗。
仿佛,这些书籍永远都是高于我的存在,仿佛我永远没法触及那些书籍的高度。也就是说,明明自己已经超过这些书籍,却不得不因为这些言论而怀疑自己,或者,暂时相信书籍依旧在自己之上。
这种荒谬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认可的?
某些人研究这些书籍一辈子,都不敢说自己已经超越这些书籍。我一个半吊子,甚至连全文都没有通读,就敢宣称自己已经超越这些书籍?
可笑啊!这种理论不知道泯灭了多少人!有谁考虑过这种理论的荒谬吗?
就像一个人宣称自己在驾校几十年都没有毕业,你一个区区几个星期的学习,竟然敢宣称自己已经毕业了?竟然敢说驾校已经教不了你什么东西?
没有超越这些书籍,是因为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书籍在讲什么。一旦将目光对准,那些深奥矛盾的地方就会消散。
真实,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些书籍只能讲这些东西。
如果这些书籍不是关于触碰真实的文字,那么就是垃圾书而已。